泥鳅

提高标苗成活率,泥鳅养殖赚大钱

发布时间:2022/6/6 13:22:46   

图常州海大李振伟

一、台湾泥鳅,

成为泥鳅养殖的主要品种

泥鳅养殖周期短(一般6-10个月可出鱼),投入成本低,资金周转快。且与其他特种鱼相比,发病率较低,养殖成活率较高。在多个泥鳅品种中,台湾泥鳅因个体规格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泥鳅养殖的主要品种。

近两年,江浙地区很多养殖户开始转养泥鳅,但水花标苗成活率低,一直是困扰养殖户的首要问题。而泥鳅开花效果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养殖效益。

二、水花成活率的高低,

决定了泥鳅的养殖利润

目前湖州地区,即使是亩产过万斤的高产客户,按每亩万水花计算,每亩全程泥鳅存活率只有10-12万尾左右,成活率1成都不到。

我们简单算一笔账

假设我们每亩放万水花:

如果提高3%的成活率,每亩多存活6万苗中;

泥鳅按照15尾/斤卖鱼,每亩多出鱼斤。

随着亩产的提高,泥鳅斤鱼成本也会降低,6.5元/斤的卖价,纯利润按1.5元/斤,每年每亩泥鳅塘净利润提高元。

我们大家都知道,最终决定泥鳅养殖效益和净利润的不是包产,而是亩产,影响亩产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你的泥鳅塘里有多少存活的泥鳅。泥鳅水花标苗率成活率提高了,塘里鳅就多了,你的效益和利润就有了保证。

三、如何管理,提升水花的成活率

详细操作方案

当前正值泥鳅水花投放高峰期,该如何管理来提升水花的成活率了?下面就泥鳅标苗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01

第一步清塘

放苗前7-10天,加水30cm左右,每亩使用-斤生石灰或20-40斤漂白粉对塘底进行处理,消灭杂鱼和寄生虫、害虫及细菌等病原体对泥鳅标苗的影响,改善底质土壤、提高钙质、增加水体硬度,氧化塘底,降低池塘底质的“氧债”水平。

02

第二步换水和消毒

放苗前5-7天,清塘后用水泵抽出,加注新水70-80cm。要求水源水质良好,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且进水时使用80目筛绢网隔绝杂鱼、蛙卵等敌害生物,防止放苗后伤害鱼苗,影响标苗成活率,使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

03

第三步杀虫

放苗前3天,使用成分为氯氰菊酯产品+敌百虫;鱼虫宁2亩/瓶;敌百虫1斤/6亩对水体进行杀虫处理,杀灭对泥鳅水花危害较大的蜻蜓幼虫等水生昆虫;敌害生物过多时,可酌情增加用量。

04

第四步解毒、肥水

放苗前1-2天,使用进行解毒,解除氯氰菊酯毒性,中和碱性;若清塘时氯氰菊酯和生石灰使用较多,用量酌情增加。

放苗前1-2天,根据水质,决定是否肥水。肥水时,使用藻生源(5-8亩/桶)+磷钾速补(5-10亩/包)进行肥水。泥鳅放苗时一般要求清水下塘,肥度、pH过高,容易引起气泡病,导致泥鳅标苗时,成活率降低。水质肥度过低时,浮游生物过少,导致泥鳅下塘后前期缺少饵料,同样会降低泥鳅苗种成活率。

因此,建议泥鳅下塘时水色为淡绿色,透明度在30-40cm左右,这样的塘口浮游生物丰富,更能满足泥鳅早期的饵料需求,增加标苗成活率。

05

第五步放苗

泥鳅水花放养量大,“水分”较多,建议选择有保证的苗种厂家拿足量的水花,水源较好的塘口,建议每亩投放万水花。

泥鳅水花放苗过程中温度、pH均会对水花放养造成各种应激,影响成活率,放苗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的是水温的波动,一般选择清晨在上风口放苗。

放苗前1-2小时,全池泼洒应激灵(2-3亩/瓶)或高稳Vc(2-3亩/包),预防泥鳅水花应激。装鱼苗的氧气袋在塘里放置15分钟,保持袋内水与塘水的温差在4℃以内,之后缓慢放苗。

06

第六步稳水、培饵

泥鳅水花下塘后1-4天,增氧机多开,避免水体分层形成温差和pH过高,造成泥鳅水花应激和气泡病的发生。泥鳅水花口径较小,不同于黄颡鱼、鲈鱼等养殖品种,下塘后7-10天内泥鳅只能摄食较小的浮游生物,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如浮游生物过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泥鳅的标苗成活率。

泥鳅下塘后7天内,使用益菌多(4亩/瓶)+(4亩/瓶)进行培饵。泥鳅标苗培饵不易过早,过早浮游生物(如鸡花等)将会很快变老,影响适口性。水色透明度较低,水体过肥或pH过高时,使用益菌多(2-3亩/瓶)+(2-3亩/瓶),降低水体肥度和增加透明度,降低气泡病的发生,增加泥鳅养殖成活率。

07

第七步驯化

泥鳅下塘后7-10天,塘口浮游生物会大幅度减少,泥鳅水花开始出现游边,此时是驯化泥鳅的最佳时机。浮游生物较少的塘口,驯化时间会提前,泥鳅水花下塘后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5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