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网友质疑为何不趁着现在干旱时期,进行土方

发布时间:2025/5/9 11:46:13   
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洞庭湖干了,鄱阳湖,我国最大的两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蓄水量约亿立方米;鄱阳湖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蓄水量亿立方米。洞庭湖干了,鄱阳湖也干了。有很多热心人纷纷出谋划策:何不趁着现在干旱时期进行土方作业,将湖底挖深?

鄱阳湖与洞庭湖的面积非常大,这个工程也浩大,我们先不计算人工成本:

整个鄱阳湖不是枯水期面积约平方公里,按挖深5米,即亿立方米,从挖机开挖,到运到至少公里外的堆土区(这么多的土方不可能少于公里),大型工程车一车大概运20立方,即7.5亿车,挖机费+装车运输费公里不会少于0元/车=亿元。这么巨大的金钱谁出得起,即便挖好了,便上每年上游洪水,估计不用几十年又填满了。

鄱阳湖和洞庭湖清淤技术上不是难事,主要是资金和淤泥存放以及投入和产出性价比的问题。这两个湖面积都非常大,几千平方公里,蓄水能力达几百亿方,如果想恢复总蓄水量的十分之一,也有百来亿方,按鸭宿湖清淤不到一亿方竟需投资三十多亿元计算,近百亿方就得近三千多亿元投资,而且这么多淤泥也没地方堆积。所以说只有在湖口部位建闸保留一定水位较划算。以鄱阳湖为例,在鄱阳湖湖口处建条几公里长高约十来米的水坝,实现季节性蓄水才是投资少见效快得比较理想的选择。主要就是钱的问题。

西湖在五六十年代组织过两次清淤,八十年代以后谁组织过?现在使用的以蓄水为主的大型或特大型水库(主要功能抗旱防涝),基本上都是五十至七十年代修建的。虽然后来修建的三峡工程、白鹤滩、溪洛渡、澜沧江等特大型水库,以发电为主兼蓄水(抗旱防涝)。

面积大,运输不便,可以象西湖一样在湖中央堆积若干人工小岛,建设苏堤之类的堤坝,认真规划做好蓄水功能,不要一来水淹了,一褪水干了

清淤也适用于愚公移山的案例,清一点淤泥就少一点淤泥,在过去河道的清淤主要就靠农民冬闲时到城市河道罱河泥运回去加入草等在草塘中发酵,来年变成有机肥用于农田改善土壤。

记得当年黄河下游头道坝,二道坝都是肩挑人抬,小车推出来的,我觉得工程量小不起清淤。何况现在机械化程度高多了。只是想不想干的问题,需要不需要干!谁去干的问题。小时候乡下每年冬天农闲时,每队每家都会派一个男工去河提上挑提,任务是清理河道淤泥。以前农村都是利用农闲组织农民自行清淤,特别是冬季枯水期河道干涸,大批农民自带工具开始扒河,有没有钱不知道,那时候小,就记得经常能在河道里挖出黄鳝泥鳅带回家加餐。每年冬天爸爸都会去一段时间,好像是十五天左右。

小时候农闲时父母都有到外村修水利,挖水库的事情。那个时候每个村都有任务,大规模修堤坝,修水渠,修水库赚工分。那时候农民多,劳动力壮。现在恐怕不行,农村劳动力没那么多,搞不起来,也没人愿意做。

所谓的挖深是清理河道,让河道拓宽加深,增加蓄水泄洪能力,并不是毁掉湿地,而且泥沙可以加宽加高堤坝,别一到发洪水靠人力用沙袋筑坝抗洪

清淤作业,建议非常好。一可以恢复湖容和保持湖面不至于因泥沙沉积而缩小;二可以解决就业和机械闲置,转化为房地产业的生产力;三可利用淤泥大规模填埋平整周边区域荒芜之地,改善为永久性的良田肥地。湖底表面全是高营养的肥料,与农村的塘泥性质一样的,长期不挖的塘泥,挖下去半米深运到湖边的农田,起码化肥可以少买一年。一举多得,真是三全奇美,绝对的好主意!

洞庭湖年8月15日与今年的8月15日,卫星图,可看出洞庭湖的部分区域俨然已变成了狭长的河道。

解决鄱阳湖的干旱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闸+部分深挖。也就把夏季用不完的水存到秋冬春季慢用。再配合意分的疏深,增加容量。秋冬春三季长江水位比鄱阳湖低得多,没坝闸挖深没有实际的意义。除非挖得比长江低,最少得5米。这工程量史无前例

两湖都应该建大坝,只要服从于长江流域的全流域综合调度,那好处就多得很。两湖可以拦蓄洪水,也可以给长江补水,还能给将来要兴建的江南运河网供水,当地能受益,长江中下游所有地区也都能受益,整个南方地区都能受益。

除了大水闸的建设外,还有了一系列的生态配套项目,包括对候鸟栖息区域的围湖保护工程、赣江下游尾闾的综合整治工程等。但从近十年受反常气象影响,长江流域枯水期延长并呈提前趋势的情况看,建设理念和思路还有进一步提升和调整的必要,譬如应考虑长江中上游众支流水系往往汛枯时段不一的特点,适当增高湖闸坝顶高程而提加湖区蓄水量,以利长江的干支联动,增强国家对长江干流水量进行时空调配的能力。再就是鄱湖筑闸不应白白浪费水能,应该转变拦水不发电的思路,增加设计适合的发电机组,以使湖闸运行和管理的用电,能够实现自给。

但淤泥也是最好的的肥土,加湖泊周边地势又低;如果能好利用,土地肥了,湖泊又得到了扩容,还解决长江汛期储水防洪,地势抬高的功能!鄱阳湖、洞庭湖旱季治理很重要。防旱/排涝/防洪/经济/环保/生产/景观交通要兼顾。挖湖底加高加宽夯实堤岸,边沿建成防冲击、防渗透、不溃坝的坚固工程。借鉴西湖治理经验,全面设计充分论证争取一次到位,为后续发展坚定基础。如果放任不管,湖底淤泥越积越多,造成更大的灾害。古人对内河湖泊的疏浚延续了上千年或更久,如内河捻河泥积肥,西湖上的湖心岛和堤坝等。湖底挖泥工作并不需要毕其功于一役,可制定十年或更长期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分年实施,久久为功,必将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1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