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形状 >> 养泥鳅有什么要格外注意的种苗引进要抓好,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品,虽然它的外观看起来并不那么讨喜,但是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也非常的丰富,除了用来制作美味之外,泥鳅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很多养殖户们都特别看好养泥鳅的效益空间,养殖的面积和范围也在逐年扩大。泥鳅本身的经济价值无疑是很明显的,不过要想把泥鳅养好获得更可观的效益,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整个养殖的期间内有很多方面需要格外注意的,那么接下来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01
准备养泥鳅之前,必须要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养殖场地,如果有现成的池塘或者河沟最好,否则的话就要重新修建池塘,这样显然会增加成本的投入。在选择现成的池塘时,需要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存在污染源,水源是否也干净没有污染,最好要远离人畜聚集的区域,以避免造成水质的污染而影响到泥鳅的健康。
在选择合适的池塘之后,需要将池塘内的积水彻底的排干净,排干净之后将排水口封堵好,再对整个池塘撒遍漂白粉来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两三天的时间为宜。需要养殖户们注意的是,在消毒的期间内要避免家禽等动物进入到池塘,以免造成污染为泥鳅的生长留下隐患。消毒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要重新注水,注完水的一周时间里要观察是否存在漏水的现象,如有漏水情况则要立即进行全面的排查,找到漏水口后及时封堵。
02
在养殖的条件具备之后,接下来就要着手于泥鳅苗的引进了。作为养殖户必须要深知一点,那就是泥鳅苗的品质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养殖效益,如果引进的泥鳅苗品质差,不仅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严重的话反而还可能造成大幅亏损,因此选种苗的环节万万不可忽视,绝不能盲目的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价格便宜的没有任何品质保证的种苗,必须要在正规的养殖场来引进泥鳅的种苗才行。在泥鳅种苗的选择方面,应当尽量选择规格大小比较接近的种苗,以长度五公分左右的种苗为宜,还需要观察种苗的进食是否正常,体表有无外伤以及活力是否较强等等,只有从这些方面来综合观察,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种苗的品质。
此外,由于生长环境对于泥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引进泥鳅种苗的时候最好是选择本地的,一来更适合当地的环境,二来还能避免长途运输过程当中对泥鳅种苗带来各种未知的风险,从而增加了养殖的成本。如果不得不从外地引进种苗的话,则最好使用网箱来进行运输,最大程度上的避免种苗受伤而影响到成活率。在将泥鳅种苗运抵池塘之后,需要将网箱放入池塘内,让种苗自己游进塘内即可。
03
在放苗之前,有经验的养殖户都会在池塘里面培育供泥鳅种苗食用的浮游生物,这样的话可以让它们自由的采食,不仅可以增加动量,还更利于提高品质,而且还能有效地降低饲料成本,从而提高最终的养殖效益。培育浮游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养殖户们可以在池塘内投放适量的腐熟农家肥,通常情况下在一亩池塘内投放约三百公斤作用的肥料即可,三四天的时间就可繁殖出大量的浮游生物了。
尽管这些浮游生物可以满足泥鳅种苗们的生长需要,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营养,无法有效地让种苗增重,这就需要进行饵料的投喂来满足生长所需的全面营养。在市场上有售泥鳅的专用饲料,当然养殖户们也可以自己来制作,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泥鳅的种苗口器尚未发展成熟,因此不能食用人工饵料,只能进食一些藻类生物,在它们口器发育完善之后,就可以进食人工饲料了,比如说鱼粉、动物内脏或者一些蔬菜等,都能够为它们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以利于它们快速的生长。
04
泥鳅的种苗对于水体当中的溶氧量有着高要求,要是水体内的氧气含量不足,很容易造成它们因窒息而死亡,在实际养殖的过程当中,很多缺乏经验的养殖户们也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类型现象,因此应当对于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
平时要注重定期观察池塘内的水质情况,如发现存在溶氧量不足的情况,则应立即进行注氧来进行改善,而注氧最好是采取洒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对种苗的伤害。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是购进专业的增氧设备,这样更利于管理和操作。
05
在养泥鳅的整个过程当中,水质其实是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水质的优劣对于泥鳅的健康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水质很差,很容易让泥鳅染上各种疾病,这也就带来了很多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泥鳅本身的生长速度较慢,再加上饲料的转化率偏低,这样就会造成细菌滋生而染病的几率大大增加,由此而引发泥鳅大面积死亡的案例也并不少见,因此在水质的管理方面务必要细致到位。
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很多经验不足的养殖户就会错误地认为投放的泥鳅越多越赚钱,殊不知这样盲目的增加养殖密度,往往却无法带来理想的回报。这是因为养殖的密度过大,会影响到泥鳅的正常进食,体质较弱的泥鳅更是可能因无法抢到足够的食物也死亡,同时也容易发生病害,而且一旦发生病害则很容易快速的大面积蔓延,这将带来极大的风险。
严格来讲,泥鳅并不难养,但是要养出高品质的泥鳅获得更可观的效益,那么还是需要掌握全面的养殖技术才行的。这就要求养殖户们事先做好全面的学习,不可盲目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