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全国乙卷,高考题命成这样,你不觉得寒碜吗

发布时间:2023/5/14 18:08:23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7031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鹊桥仙·赠鹭鸾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15.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14题,答案D。错在听觉,“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是听任的意思。这里没有听觉内容。

15题,这首词的语言亲切自然,口语化特征突出。1、诗人合词使用拟人手法,与鹭鸾对话,以“汝”“君”相称,轻松亲切。2、诗人在用语时,有意营造面对面交流场景,所以使用的多是口语,“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听君飞去饱时来”,非常亲切自然。很好地营造了和鹭鸾友好交流沟通的语境。

以上是年高考全国乙卷高考诗歌试题。

辛弃疾使用拟人手法,告诉鹭鸶:溪里的鱼儿不多,我同情你,你也应该同情鱼儿,你一定要和鱼儿和平相处。可是,也不能让你饿着,那边,遥远的水边,白沙一片,洲中小岛青泥岸边,河虾乱跳,泥鳅乱窜,随便你去吃饱再回来,看你的头上,风吹着那一缕羽毛,多么惬意。

初步理解诗歌之后,再看题目,问题多多。

第一,诗人告诉鹭鸶,“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物”指的是“溪中鱼儿”“我”指的是鹭鸶,都是自然,何来“人”“与自然”?A项不正确。错误点就是“人”——没有人,更没有人与自然。

第二、本词辛弃疾对鹭鸶进行了训斥——窝里横,溪里的鱼儿快吃完了,我怜爱你,你也要怜爱溪里的鱼儿,不能给吃光了。有本事到青泥远浦去吃饱了回来,才有本事!但命题人却在“C.本词将鹭鸶作为要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仅仅通过以“君”“汝”相称,就认为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这是标准的望文生义!C顶也是错误的。错误点就是“轻松亲切的氛围”。

第三、"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在诗歌中间在考实词“听”,真是奇怪了。难道不能与诗歌有关的方面没有考点设置吗?非要去抢文言文的活儿?而且“鹭鸶”饱食了吗?这只是辛弃疾的训斥内容。鹭鸶话还没有听完呢?何来“饱食后心满意足”?

百度图片,源自百度

令人惊奇的是,这首诗并不难懂。

为什么命题这样?这可是为国选拔人才的高考试题啊。难道就不能认真读一读诗歌,将诗歌通读一遍再命题吗?难道是找个路人命制的,难道没有人把关吗?

高考试题带着千家万户,事关国家民族,通常都说“高考无小事”,作为高考指挥棒的高考试题,这样命制是不是过于随意了?能不能说是荒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5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