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清乾隆粉彩系列。乾隆在位60年,太上皇3年,共掌权63年,中国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所以乾隆一朝传世精品瓷器很多,创烧出来的瓷种也是各朝之最。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件瓷器就属于这种——松石绿釉蒜头天球瓶。这幅画面是同一件天球瓶的正反两面。这种器型属于创烧器型,把蒜头瓶和天球瓶合在一起,可能并不讨乾隆喜欢,后来很少烧制。绿松石釉实际上是仿绿松石釉,和后来出现的松石绿釉不是一个概念。绿松石属于宝石的一种,世界各地都有。国外大概以土耳其和美国产比较漂亮。国内大概以湖北产比较多,湖北襄阳的比较好,因此古人把绿松石叫“襄阳甸子”,因形状像松球也叫松石,这张照片是网上的,这一看就是湖北料,很像松球。国产绿松石绝大多数上面都有黑色的线,叫“铁线”。左边是年由吉拉德公司设计制作的英国女王绿松石王冠,右边是俄罗斯沙皇时期的绿松石镶钻皇冠,制成的。看得出来,绿松石在国内外基本上都是以蓝色为贵,以没有铁线为美。“绿松石”这个叫法是从清代乾隆帝开始的。据文献记载,乾隆母亲钮钴禄氏非常喜欢绿色的松石,因此“绿松石”的叫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还是以蓝色和无铁线以及瓷松为贵。右下图片也是网上的绿松石图片,很开门。左边是年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的拍品“松石绿釉长颈瓶”,成交价22万,右上是长颈瓶局部截图。看得出来,釉面与下面的绿松石很像很像。所以有人说这样的釉面属于仿生瓷。文献记载这是唐英创烧出来的新瓷种,唐英是清早期四位著名督陶官之一,才华横溢,对中国陶瓷业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他也很会讨好乾隆。像这样的瓷器种类完全就是为了讨好太后烧出来的,只是缺少富贵气息,可能乾隆不喜欢,后来基本上没有再烧制,所以绿松石釉瓷器传世品很少。唐英在烧制绿松石釉瓷器的时候,对铁线进行了处理,为了既像铁线又符合瓷器的美感,把铁线画成云朵状,所以这样的绿松石釉也叫“云釉”,我自己非常喜欢这个名称。上面是我们本期藏品的画片,下图是拍品,可惜没查到成交价。介绍文字图片上有,两件都属于开光瓷器。我们那件是开光墨彩芦雁纹。芦雁纹是元明清三朝的重要纹饰。当然婴戏纹是中国历朝历代的重要纹饰,也是同级别瓷器中价格最贵的。芦雁纹刚开始一般是一对,后来发展成两对、三对,到清代是四对。这件是景德镇博物馆馆藏宣德青花蟋蟀罐上的芦雁纹,这是三对。从瓷器上出现两对大雁开始,几乎所有的大雁都有一些固定姿势:飞、鸣、食、宿。特别是到清代,制式化明显,这四种姿势一定不会少。从左到右依次是:飞、鸣、食、宿。根据马未都先生的解释,这四种动作暗含着人的四种基本生存能力,“飞”意味着“技能”,“鸣”意味着“沟通”,“食”不用解释了,“宿”意味着睡觉。这件藏品最漂亮的就是这几只大雁,画得栩栩如生,非常灵动有意境。因为这件瓷器太大了,不能随时把玩,我又太喜欢这两块墨彩芦雁纹,曾经想着把这两块扣下来做成瓷板画,挂我书架上,可以随时欣赏把玩多好。念头一起就遭到朋友们的一顿痛批,只好就此作罢。取其中一张图片仔细看看,大雁画得真好,整个画面都是墨彩,只有大雁的嘴巴和脚用的是矾红中的一种叫“枣皮红”,因色彩像熟透的大枣而得名、菊花用的是五彩,画面既有表示吉祥的菊花、竹、石,也有芦苇和地皮草,地皮草是专指瓷器画面上为表现地面一簇簇草的总称,不一定特指某种草。比对一下釉面,两件拍品,右上是本期的釉面,釉面颜色有深浅,那是橘皮釉的反光造成的深浅不一。云釉纹画面风格完全一致。看看款和圈足,以及底足的釉面。这件比较大,圈足比较厚实,还是泥鳅背的修足,只是顶端平缓多了,露胎是糯米胎胎土,非常细腻,火石红溢出自然。款非常标准,写的很好。我们看看细节图。下面是钴料斑的细节图,放大两百倍的图片,只是手抖了一下,不太清楚。上图气泡比较清楚,层次感很强,青花料写的笔画深浅一目了然,矿物质青花料必须得用钴作为着色剂,青花用料多的地方看的更清楚,笔画淡的地方,钴料斑有时候就是一个淡淡的影子。下一期乾隆粉彩四方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