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习性 >> 如何正确分辨嘉靖五彩这篇文章告诉你
大家都知道唐代的长沙窑开创了彩瓷的先河,宋代的宋加彩也是彩瓷的一支,他构不成主流,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大,彩瓷真正开始成为主流源自于明清时期。其中五彩的分类并不是在生产瓷器的时候就进行的分类,而是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在明代,清代前期都称为五彩。而反观五彩为何嘉靖年间的艺术价值最高?我们先追溯一下当时的历史来看看.
嘉靖皇帝
正德十六年(年),明武宗驾崩,因武宗无子嗣,所以由内阁首辅杨廷和根据“皇明祖训”寻找皇位继承人,而武宗唯一弟弟朱厚炜幼年夭折,于是上推至武宗父明孝宗一辈。孝宗两名兄长皆早逝无子嗣,四弟兴王朱祐杬虽已死,但有二子,兴王长子(朱厚熙)已死,遂以“兄终弟及”的原则立次子朱厚熜为嗣,即明世宗,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嘉靖皇帝。
嘉靖五彩缠枝凤纹荷叶盖罐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彩瓷器。青花五彩秾艳热烈,填笔简朴自然,曾盛极一时。嘉靖官窑五彩器的盛行,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且沉迷炼丹,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据《明史》记载,仅嘉靖三十七年(公元年),就在景德镇御窑烧造供内廷醮坛用的瓷器3万件。
存世的嘉靖五彩数量数不胜数,如何正确的分辨嘉靖五彩呢?今天就带大家仔细的研究分析一下五彩的鉴定要点!
1,纹饰
嘉靖五彩瓷器的装饰内容丰富,有以龙凤为主体并配以水波、祥云纹的图案,也有以花卉、禽鸟为主题的图案,还有以婴戏或人物故事为题材的图案。《五彩天马纹盖罐》造型端庄,胎坚釉润,主体纹饰绘四匹天马,形象夸张简练,极富动态,其他配衬纹饰有彩云、海水纹,整个画面不使用青花,属纯正釉上五彩作品。嘉靖时期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麒麟瑞兽老态龙钟。
2.底部
嘉靖五彩瓷的底足大多处理的较为粗糙,多见火石红和黄溢子,在底足处能够少见处理的圆润的泥鳅背,切削的不大规整,底足内的施釉也不规整,且底足内的釉与器身上的色差也较为明显。大多数的嘉靖五彩都是在底部署青花楷体「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款边一种为无边栏一种为青花双边栏。
五彩天马纹盖罐底
3,胎体
五彩瓷器胎质厚重,胎土淘洗不很精细,由于使用脚踩泥拉胚成型,胎中多有气孔,烧制时不易炸裂。露胎看上去比较干。大件器物多为砂底,修胎不规整,衔接痕迹显露。
4,釉面
五彩瓷器釉质莹润,釉面微闪青,光泽柔和,有自然的使用痕迹和氧化皮层。嘉靖瓷的釉面与胎体的情况一样,粗细、厚薄参差不齐。一般官窑器及民窑小件精品,釉面都很细润,呈青白、黄白或灰白色;而那些釉面欠平,制作极其粗糙的大器类,与官窑器及民窑小件精品相比,有天壤之别。
明嘉靖五彩内龙外凤盘
瓷器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切不可一叶障目,认假只用找出一点即可,辩真一定要面面俱到,其实一般人穷极一生,能看懂瓷器的一个窑口,或者明清瓷器的一个年代的,已经非常厉害了。行里说某某专家,他是玩清三代的,他是玩民国瓷的,他是玩永宣的。说的就是这么回事。一个普通爱好者要想入门,必须沉浸入古瓷的某个具体门类和品种里,专业收集和研究,假以时日,才能成为这个门类的行家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