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www.znlvye.com/xtbb/bbzz/1145.html雍正时期处于清王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粉彩成为景德镇彩瓷的主流,无论是在造型、胎釉还是彩绘技法、纹饰等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官窑和民窑同时生产,在同期珐琅彩的影响下,雍正粉彩呈现出精致、洁净、细腻的特点。彩料品种丰富,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施彩和洗染的技法更加成熟,皴染层次多更是其后任何朝代都无法企及的。雍正粉彩的发展为乾隆朝粉彩的盛行,以及后来奠定了基础。(清雍正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传世的雍正粉彩多为生活用品及陈设品,器型主要有碗、盘、瓶、尊、盖盒、茶壶、笔筒、香炉、塑像等,造型极为丰富,除了继承康熙朝的部分造型外,还借鉴了历代名窑和其他工艺品的器型优点,博采众长。每件器物的形体结构都结合用途而精心设计,非常讲究整体线条美及各部位的比例协调,高矮适度。无论大小,形体变化含蓄柔和,线条委婉,富有生气。器物的重心一般在整体的下半部,有美观端庄之感。(清雍正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雍正粉彩官窑器的胎体普遍坚硬洁白,结构细密,胎体轻重适度。无论大小器物都很注重工艺细部处理,即使大件器皿胎体也能上下匀称一致,不显厚重,修胎规整,几乎看不出接痕。底足支痕细小,涂有各种釉进行掩饰,极为光滑滚圆,俗称“泥鳅背”。釉面平滑,光洁无疵,釉质莹润、匀净,光洁无瑕,多数为纯白,器外与器底的釉色一致。民窑器釉面白度不够,制作逊于官窑。(清雍正粉彩花卉纹梅瓶)雍正粉彩彩料方面,色彩品种丰富而且用色富于变化,不仅有白地彩绘,也有各种色地彩绘,如黄地、绿地、墨地、珊瑚红地。有些色彩是以前没有的,如雍正官窑使用黄金做原料,烧制出艳如胭脂的金红,色泽娇嫩无比,也称胭脂红。此时期的胭脂红、金彩只见于官窑粉彩瓷中,民窑则没有见到金彩与胭脂红的使用。(清雍正年制胭脂红釉粉彩梅花纹花瓶)雍正粉彩纹饰题材应用广泛,所画纹饰以花蝶为最多,其次是人物故事、动物、山水画等,风格秀逸,精妙入神。画法有多种,如平涂、渲染、没骨法、洗、皴、点等,工笔、写意俱全,富有中国绘画的风韵。用笔轻重缓急不同,线条或流畅自然,或刚劲挺拔,表现出不同景物的特征。(雍正粉彩花蝶纹琵琶尊)目前传世所见花卉纹饰达二十余种,常见牡丹、月季、玉兰、梅花、桃花、莲荷、菊花、罂粟、海棠花等,多与蝴蝶、草虫、飞鸟搭配点缀。如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没骨法的使用犹如“常州画派”恽寿平的花鸟画风格,所绘花卉草虫栩栩如生。人物画多为室内景观,人物线条柔和,所绘仕女体态修长,眉目清秀,神态优美,多衬以几案、博古架等室内陈设。山水画以仿照当时盛行的“四王”院画风格为主,气势雄伟,设色浅淡。官窑绘画选题严格,布局疏朗,绘画工整细腻、主题突出,画面中题诗风气流行。过枝花卉的装饰技法,使器物内外纹饰浑然一体,整体效果别有风趣。民窑装饰内容比官窑丰富,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饰,画面线条流畅、自然,不受拘束,但不及官窑精细。(雍正粉彩花蝶盘)雍正粉彩瓷器款识,官窑多为青花双圈内二行或三行“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其次是双方框“大清雍正年制”及“雍正御制”、“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二行楷书款由专人题写,字体工整有力,青花色调纯正,还有极少数底部题写篆书款。六字三行者书写略草。民窑粉彩器的款识多为“花押”款,即青花方块锦款及用青花画蕉叶、银锭、宝鼎、灵芝、杂宝、书卷等多种图记款。私家堂名款多为民窑中的精品,如“望吟阁”、“百露堂”、“文山石房”等,亦有一部分雍正民窑粉彩无款识。(清雍正粉彩桃花纹直颈瓶)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通体白釉,粉彩装饰。外壁绘桃树一株,蔓遍器身,花蕾欲放,鲜花婀娜,绿叶青翠,彩蝶飞舞其间。胭脂红彩描绘的花朵颜色深浅不同,花心部分色料最厚,从花心到花瓣边沿红色渐趋浅淡。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瓶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绘画精细入微,图案逼真,是一件颇能代表雍正粉彩瓷器烧造水平的佳作。(清雍正款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