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老天厚爱,给了我世界上最美好的家乡

发布时间:2025/3/30 12:35:15   
说起我家乡的特产,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一年四季,都有它们诱人的身影。下面,我就列举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各一样代表性的物品,与大家分享:一:春天的笋。我们那边的春笋,不仅仅是指毛竹孕育的大笋,还有各种各样风味、口味独特的小笋。有苦的,有甜的,鲜美无比,舌齿生津。苦笋,顾名思义,就是口感为苦味的笋。早春时节,人们从山间河畔将它们采挖回来,剥去外壳,截取鲜嫩部分,洗干净,与大骨、咸菜一起在锅中熬熟。热气腾腾地端上餐桌,一家人大快朵颐。此时的苦笋,苦中带甘,吸收了大骨的肉香,和咸菜的浓香,清脆爽口,肥而不腻,苦中回甘,令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再喝下几碗鲜美的浓汤,顿时口舌生津,神清气爽。苦笋,有清热解毒、畅通肠胃之功效。至于甜笋,分为花壳笋和马鞭笋。花壳笋因外壳有大大小小的斑点而得名,马鞭笋则因为竹根坚硬,形似马鞭而得名。这两种笋,做法跟苦笋相同,都需要荤肉与咸菜相伴,才能相得益彰、口味最佳。吃不完的苦笋、甜笋,可以装罐密封,放在冰箱冷藏,一年四季均可尝鲜;也可晒成笋干,装袋密封,随着游子走遍五湖四海,想家了,随时都能尝到家乡的味道……二:夏天的蘑菇。蘑菇,生长在家乡的漫山遍野、浓林密树之下。每一年的春夏之交,天气渐热之时,蛰伏了一个冬春的蘑菇孢子,便乘着雨后的暑气,迫不及待地冒出头来。蘑菇有很多种,有不少是有毒的。所以,没有一定采摘经验、分辨能力的人,最好不要冒险品尝。就算是我们,这些几十年的老山民,也经常会被以假乱真的毒蘑菇所误导。有些蘑菇,有毒的跟没毒的,长得实在太像了,简直一摸一样!蘑菇中,最贵重的当然是红菇了。可惜,我们村里什么蘑菇都有,就是没有红菇,。与红菇一摸一样的“棺材菇(听名字就够吓人吧)”倒是长得漫山遍野。小时候,想吃红菇,只能去邻村“偷采”。还有一种菇,非常独特。它全身长满黑不溜秋的污垢,与众不同地长在松树林中(其它菇都长在绿叶乔木丛中)。我们叫它“满菌”——意思就是满身污垢的菌子—-别看它相貌丑陋、惹人恶心,却是奇香无比!一到采菇季节,山林中飘荡的,都是它们独特的香味。采回家,在河水里用多毛的南瓜叶把它们洗刷干净,焖上一大锅,左邻右舍、甚至整个围屋都飘散着它们诱人的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唉,出门好多年了,想要在春夏之交的湿漉漉的清晨,背上背篓,上山去循香而觅,采得满满一篓的清香鲜美蘑菇,回家大快朵颐的机会,很难得到了......三:秋天的泥鳅。霜降前后,金秋十月,晚稻该收割了。秋收过后,那空旷的田野里,尚未褪尽水迹的黑土下、沟渠里,潜伏着许多可爱的小精灵——泥鳅。经过近一年田间丰富物质的滋养,这时候的泥鳅,一条条肥美滑溜,煞是可爱。这时候的它们,正忙于钻洞进窝,准备过冬。揪住割剩的禾茬,翻开一块块田土,活蹦乱跳的小泥鳅们,便身不由己地被人们装进囊中,带上餐桌了......将泥鳅在热锅中烤干,采来当季的鲜嫩蒜苗,将老姜切成细丝,先在热油里把姜丝炸出香味,再放入泥鳅干和蒜苗,大火猛炒,不一会儿,异香扑鼻的美味佳肴就端上了餐桌。太香了!太香了!太香了!小时候的我,可以就着喷香的泥鳅干炒蒜苗,狼吞虎咽地吃下三四碗饭......如今,家乡的农田都荒芜了,不知在那些曾经肥沃的土壤下面,是否还游动着可爱的小泥鳅们?四:冬天的锥栗。我们的村子周围,生长着许多挺拔高大的锥栗树。每到冬天,寒风四起,山呼林啸,摇头晃脑的锥栗树,每天都会为我们摇下满山满坡的锥栗来。小时候,冬天很冷,几乎每天早上都有霜冻。可是我和小伙伴们都是天蒙蒙亮就起来,抓起一只布袋,迫不及待、你追我赶地往山上跑。因为,老天爷借着一夜北风,早就为我们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落满山坡上、枯叶堆、荒草丛中的结实香甜的锥栗。那时候,练就了一种绝技:用手把一颗外形不饱满的锥栗掂一掂,如果感觉轻飘飘的,就随手丢掉,因为这颗锥栗要么被虫蛀空了,要么发育不良,不能食用;如果手感沉甸甸的,那就是颗好栗,可以放心放进布袋,与其它锥栗汇集起来,带回家享用。回到家里,妈妈还会把布袋里所有的锥栗倒进桶里,一为清洗,二是淘汰“不良品”:浮起来的,都是坏栗。晚上,当全家老小与闻香而至的左邻右舍们团团围坐在饭桌四周,嗑着炒得喷香的锥栗,说着热闹的话题,谈笑风生、热闹非凡,寒冷的冬夜,显得分外地温暖、温馨......我的家乡,在粤东山区。莽莽苍苍、林涛阵阵的大山深处,还有许许多多奇花异卉、飞禽走兽、山珍美味,数不胜数、取之不尽。你愿意跟我一起,回到那绿意盎然、宛如人间仙境的世外桃源,探秘寻芳吗?我是老郭,有生活,有故事,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9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