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产品行情并不是太好,上半年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总体的餐饮行情比较低迷,因此各类水产品的行情都有所下降,就算价格跌到低谷,也没有太多人前去购买,大家只能无奈将鱼积压在水塘里。泥鳅作为一种经济作物,这几年的养殖规模还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台湾泥鳅的出现,引爆了整个行业,不少人加入养殖中。毕竟泥鳅的生长周期并不是太长,通常养上4-5个月就能卖到市场中,且其产量也非常高,资金的压力不是太紧张。通常-㎡的水塘中,可生产-公斤的泥鳅,其收入更是为0-0元,在稻田里养殖,一亩地可生产公斤,收入为0元左右。泥鳅的病虫害不是太多,但成活率却很高,饲养并不是太难,它对水体的要求也不高,可以很好的养殖,同时泥鳅可用肠道进行呼吸,就算水体中的含氧量不是太高,依旧可以很好的生长,对饲料也没有什么要求,食性比较杂,在池塘中也能很好的养殖,可以说生命力是非常强的。如今人工养殖的泥鳅占出口的40%,主要是在日韩两国,总体的市场需求比较大,本身它的营养成分就非常高,因此在市场中备受喜欢。而泥鳅在饮食上也没有什么要求,食性比较杂,饲料问题很容易就能解决,也可以给它喂养豆渣等。它的繁殖力也很高,一年可产卵粒,次年就能繁育。不过今年的泥鳅整体行情不太好,湖州地区的大泥鳅年前卖出8.3元每斤,但6月份跌到了4-5元。而珠三角地区作为最大的泥鳅产业基地,60条小泥鳅在7月初时一斤是8元,之后就跌到了7元一斤,当然这只是批发价,塘口价才5.2元一斤,但据养殖户表示,放养的成本是7元每斤,这样来看,农民一斤要亏损1.8元。夏天的病害一直都比较多,从8月份开始,因很多泥鳅病死,结果市场反而迎来了缺货,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恢复到了12元每斤,达到了往年的正常价格。不过价格涨了,农民手里的泥鳅并不是太多。7月份的湖北降雨比较多,泥鳅也被雨水冲走,只好选择低价出售,如今的塘口库存不是太多,需求量也在提升,供应紧张,因此价格才会持续上涨。笔者今天去水产市场逛了一圈,发现泥鳅的市场价已达到了18元每斤,这个价格还是非常昂贵的,那些没有贩卖的泥鳅如今也卖出了比较不错的行情,很多渔民赚上了一笔大钱,很多人笑嘻嘻,决定加大补栏量,希望下半年的泥鳅行情能够继续利好,这样就可以赚上更多的收益。从目前的塘口存量来看,接下来的泥鳅应该还会上涨,毕竟市场受供需的影响比较大。而在8月份还会迎来升学宴、谢师宴,到时候对泥鳅的需求更高一些。但提醒的是,养殖户别轻易的提价上涨,保持理性的态度,别盲目扩栏,大家怎么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