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皖南广德的一个山村,与很多地方一样,茶,是生活的必需品。千百年来的人事代谢,沧海桑田,故乡也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印象深刻的是故乡有四种不同的茶,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是故乡风土人情的载体吧。待客的绿茶故乡与茶圣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中推崇的上品茶产区――浙江湖州交界,山是天目山余脉。村庄海拔在米左右,正处在北纬30度黄金产茶线附近,远离工业污染,是茶叶生长的好地方。家乡人采茶主要是平时自己喝,也用来招待客人。制茶的工序形同炒青,最后的形状很随意,有的像碧螺春,有的像径山茶,也有像龙井样的扁茶。自己喝的茶,为了解乏,需要味浓汁酽,多用春茶中后期的大叶粗茶。而招待客人,会选用头道春茶,芽头小而紧、形状好看些的。高山茶比台地茶开采时间晚,一般明前茶是没有的,雨前茶算是很难得的早茶了。因为不依靠茶叶卖钱,所以故乡的茶叶没有大规模种植,除了山上零星野生的茶树,村民们采茶主要是种在山边地头的小片茶园,零零散散,不成垄,散落在村庄四周。春茶萌了,只采一季。春茶采罢,茶叶树基本无人打理。只有喜爱喝茶的老人,会在冬天把些残枝落叶、猪粪鸡粪挑来堆在树根处。第二年,这里的茶叶会生的叶片更肥厚一些。家里来了客人,主人让座之后,首先就会敬上一杯热茶。盛茶的器具以前是白瓷小碗,与城里人的饭碗相仿。也有一段时间用带着伟人语录的搪瓷小杯。后来,也随着商品流通便利,学习城里人的生活,改成玻璃杯了。而客人接茶之后,吹开浮沫,抿上一口,随口夸上几句“这茶叶真香”、“这茶叶炒得好”等客套话,于是,主客之间便聊起了家常。那时,村里人嫁女儿,嫁妆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搪瓷的茶盘,配上八只玻璃的茶杯,女儿一到男方家,便有了待客的茶具。记忆中最深的,是年关将至时,家乡人除了置办年货,很多主妇还会为待客的茶叶已喝完而发愁。正月里如果用粗茶待客,会让客人误以为自己不受重视,怠慢了客人不说,还可能坏了自家的名声。要知道,在农村,哪家客人多,说明哪家人气旺、财运好。年终岁尾的,谁家要是还剩有好茶,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关系好的直接来讨,生分一些的,会带着鸡蛋、红糖等来换,为了给上门拜年的客人端出一杯好茶,持家的主妇们也是费尽了心思。贺喜的糖茶在故乡,要是谁家有添丁嫁女做寿等喜事,一般都要开流水席庆贺。这时,给客人奉上的,是用红糖冲泡的糖茶,不放茶叶,寓意生活甜甜蜜蜜。有喜事的人家,会请村邻们帮忙,组成一个工作班子。招待(司仪)、管账、大厨等一应俱全,用红纸写好,张贴公示,大家各司其职。而这端茶迎客的工作,是由村里的俩半大小子担任的。被选上的娃,即使在上学也会请假来端茶的。因为,能被选上烧水端茶,一是说明东家对你为人聪明灵活的认可;二是可以不用上学而凑上两天热闹。对小孩子来说,总是非常开心的。迎客那天,主人会借用邻居家的厨房,专门用来烧开水。住宅离邻居比较远的,就直接在合适的地方用砖头石块垒一个临时灶台。烧开的水灌入大茶壶,而茶壶里已经放入了半斤红糖,融化之后,招待先生会先尝一尝够不够甜,然后静候来贺喜的客人。所谓贺喜,仪式也非常简单,就是客人送一份礼物或礼金,主人留客人吃一顿饭。所以,除了少数贵客,一般客人都是临近吃饭时间扎堆赶来的。有客人上门,招待先生会拖长了音调吆喝一声:“来了客――,倒茶喝――”,在他话音未落的时候,端茶的小朋友已经捧着与客人人数相同的茶碗迎了上去,给每位客人倒上一碗热乎乎甜蜜蜜的糖茶。这时,就是考验端茶小朋友的机灵劲了,除了茶要甜、水要热,最重要的是在很多客人同时上门时,不能漏下一位客人。否则,没喝到糖茶的客人心里不舒服,东家脸上没光,下次村里有喜事,这烧水倒茶的光荣差使,再也轮不到你了。解暑的桑茶记忆中,故乡的夏天并不会出现特别难耐的酷热。但因为要在大太阳下种田种地干农活,村民们对防暑工作还是相当重视的。除了戴草帽遮荫、穿长袖防晒等措施,还会去山上砍回来一种叫六月桑的植物,煮水放凉,用来饮用解暑。六月桑,也叫六月霜,还有的地方叫南刘寄奴,它的学名是奇蒿,菊花科艾属,一种开白色小花的高杆植物。采收的时候要在它夏天开花时整株割下来,而且要晒干后放一年效果最好。《本草纲目》和许多中医药的书籍上都对它有记载:六月霜“性温”,能“消食运脾、清热解暑、除胀开胃、活血化瘀、亦厚肠胃、止痢开膈、抗肝损伤、益开养颜,对冠心病、慢性肠炎及结肠炎有良好的疗效,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10多种细菌有抗菌作用”。难怪我曾听一位朋友叫它“消饭花”。六月桑茶便宜易得,简直就是农村的“加多宝”,成为劳动人民解暑的最佳选择。盛夏时将去年晒干的桑枝折成小段,在烧饭的铁锅内加水煮开,放凉后便可供家人一天的饮用。它解暑功能似乎真的很强,村民们喝了这种茶,尽管在烈日下从事着繁重的劳作,却很少有中暑的。现在杭州城里夏天会有很多公益的凉茶摊,我喝过一次,里面也有六月桑的味道。治病的糊米茶因为糊米茶基本是作为药来治病用的,一般人不太了解,我也仅见过奶奶在世时弄过几次。那是每年放暑假时,几个姑妈家的孩子们都会来外婆家住几天。他们也就是我的老表,大家年纪相仿,整天就是干些打水仗、捉知了、抓泥鳅之类的游戏,玩得汗透衣衫,不亦乐乎。有个表弟体弱一点,经常会在这个时候生病,有时是积食,有时是拉肚子。奶奶心疼她的小外孙,马上会带着他去村里的赤脚医生处看病。这两种似乎有点症状相反的病,这位赤脚医生居然开的是同一种方子:让奶奶回家炒一点糊米茶,泡水给表弟喝。奶奶回到家,就把灶膛的火点着,再从米缸里舀出半升米,放在铁锅里翻炒,直到米粒焦黄,发出轻微的糊味,然后盛起来。再烧一点开水,倒一些炒好的糊米一起煮沸,放凉以后,让表弟吃下去。说来也奇怪,表弟每次吃了几次糊米茶,如果是积食,就胃口开了;如果是腹泻,也止住了。我以为糊米茶是故乡独有的东西,无意间上网一查,居然南方很多地方也有,有某医学教授曾临床试验出“糊米茶”可以防治老年人痰呕、高血脂症,小儿积食、水泻,甚至还有减肥功效,真是一碗神奇的茶。(文章来源:广论
原创作者:涧底青松,致谢
配图及编辑:徐厚冰)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立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