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天敌 >> 多肉另类推荐泥鳅掌和普西莉菊的鉴赏与养护
多肉另类推荐:泥鳅掌和普西莉菊的鉴赏与养护
花木君
近些年多肉植物市场比较火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多肉的奇特外形吸引着人们的眼光,不少人因为肉嘟嘟的叶片,娇艳的花色,奇形怪状的造型,匪夷所思的结构,为之痴迷,前面我们介绍了几种,今天我们推荐两种菊科多肉另类植物:泥鳅掌和普西莉菊。
泥鳅掌(学名:Seneciopendulus)又称地龙、初膺,是菊科、仙人笔属肉质灌木,茎圆筒形,两头略尖,匍匐性,接触土壤即生根。平卧于地上,具节,每节长20~30厘米,直径1.5~2厘米,变态茎上有干的宿存退化小叶,横向生长,灰绿或褐色,有深绿色线状纵条纹。泥鳅掌的叶线形,0.2厘米长,早干枯,但干枯后并不脱落,而是宿存在变态茎上,如同小刺,近圆筒状。总花梗上有头状花序1~2,直径3厘米,花橙红或血红色。
泥鳅掌原产阿拉伯南部、也门、埃塞俄比亚及索马里等干旱的热带地区,近些年被引进国内,其独特之处在于外形,泥鳅掌的叶片由于适应环境,减少蒸发,因此萎缩,如同小刺,宿存在变态茎上,整体茎干灰褐色或者灰绿色,形态多变,还有精美的纵纹,有的颇似带刺的小黄瓜,有的好比群蛇乱舞,有的犹如游走的泥鳅,有的好像偷吃的小老鼠,惟妙惟肖,非常另类。
泥鳅掌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繁殖养护容易,管理粗放,是不少肉友们的喜爱把玩的品种之一。关于泥鳅掌的养护和其他多肉植物差不多,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注意事项:
1、泥鳅掌喜欢温暖忌湿涝,浇水过多或者积水会造成烂根,因此在土壤配置上要疏松透气的颗粒基质加上砂土,有条件可以用赤玉土一类的土壤加上蛭石和珍珠岩进行栽培。泥鳅掌属于浅根系,宜用浅盆栽培,盆体根据植株大小,采用紫砂盆、瓦盆、塑料盆、陶盆皆可,若是瓷盆要用纯颗粒土壤栽培。
2、泥鳅掌原产地处于热带,气候干旱,在国内栽培,夏季高温高湿,泥鳅掌会出现“夏眠”现象。因此夏天养护要减少浇水量,降低温度,通风干燥,以偏干为主。平常浇水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
3、泥鳅掌喜欢阳光,光照不足就会徒长,茎干细长,观赏性较低,应该多见阳光(夏季除外),泥鳅掌不耐低温,冬季最好室内养护,温度不要低于5℃。
4、泥鳅掌的造型,可以通过修剪来控制,在辅助以施肥和控水来改变茎干的形状。施肥在春秋季进行,薄肥勤施,每10天左右一次,可以使得茎干变粗,控水和剪头可以改变走势。
5、泥鳅掌繁殖简单,一年四季皆可进行,一般在春秋季截取肉质茎段,稍晾干后插于素沙土中,控制浇水,保持盆土稍潮润,很容易生根。
普西莉菊(Seneciomweroensisssp.saginatus)也称普西利菊,为菊科、千里光属多肉植物,黄褐色肉质根纺锤状,肉质茎短粗,具分枝,茎表皮灰绿至深绿色,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呈紫褐色,有类似菊花状排列的黑色细花纹;叶簇生于肉质茎顶端,叶片细长,绿色,稍有白粉,在强光下稍带紫晕,叶早脱落,在肉质茎上留存疤痕;头状花序顶生,具长柄,花红色,夏、秋季节开放。
普西莉菊原产非洲南部干旱地区,其观赏特点在于茎干如纺锤形,上面还有类似菊花状的条纹,恰如古代的八棱梅花亮银锤兵器,又好似人工绘制,尽显妩媚,夏季开花,犹如多瓣火炬,娇艳红火,观赏性较高。
普西莉菊和泥鳅掌一样,适应性强,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都怕湿忌积水。然而普西莉菊在夏季却不怕高温,只要通风良好,即便是阳光也不需要遮荫(需循序渐进,千万不要从阴暗的地方一下子转到强光直射的地方)。
普西莉菊羊湖的注意事项在土壤方面和泥鳅掌一样,要用排水便利的砂土栽培,浇水以偏干为主,在春秋冬季多见阳光,这样就会生长迅速,用小花盆栽培,夏季最好不要强光曝晒,因为很容易脱水造成半休眠,对普西莉菊生长不利。普西莉菊的菊形花纹,光照较好的条件下,会很明显,阴暗场所则会淡化。普西莉菊的繁殖可采用扦插繁殖,把萌生的肉质茎截取或者掰下,略微凉放,干燥后插入素沙土,保持稍微湿润,就会很快生根。
以上两种菊科多肉植物,观赏性较高,而且开花鲜艳,养护简单,管理粗放,是典型的“懒人花卉”,有兴趣的花友门和肉友们,可以引种栽培,丰富您的植物园哦。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26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