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江西吉安的古郡文风与佳肴美味

发布时间:2023/2/11 8:31:04   
北京皮肤病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每天陪你酒话连篇的

大罗言酒

全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3分钟

古称庐陵、吉州的吉安,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

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在隋朝成为庐陵郡,故吉安古时又称庐陵,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沿用至今,自古就是人文渊源之地,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

吉安,自古享有“金庐陵”的美誉,当地的风味菜也称庐陵菜。庐陵菜讲究刀工,注重火候,在烹调上擅长烧、焖、烧炒,注重保持原汁原味,突出鲜香,偏重口感,爽而不腻,兼有辛辣,在质感上讲究酥、烂、脆、嫩。庐陵菜原料大都是选用当地的土特产,故地方特色浓厚,庐陵风味佳肴甚多:“全副銮驾”、“莲花血鸭”、“万安玻璃鱼”、“干煸桔丝”、“炒石鸡仁”等均是久负盛名的佳肴。

峡江米粉

峡江米粉制作始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据《辞海》中记载:峡江在三国吴置巴邱县,明改峡江……特产有米粉,又载米粉以峡江所产最佳,细嫩柔韧、煎炒蒸煮咸宜。曾被子明朝嘉靖皇帝誉为贡粉和冠以忠贞米粉的美称。

该米粉主产地在峡江县水边乡的龙下、武溪村和罗田乡的罗田、张家村等。它以当地优质大米为原料,经浸米、磨浆、滤干、浆、揉团、蒸果、碾团、压丝、晾干、漂洗、烘干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成品质地洁白、细嫩、柔滑。既可炒、煮、蒸,也可油炸、凉拌。久煮不糊,久炒不碎,是人们喜食的上乘米粉。

泥鳅钻豆腐

这道菜营养特别丰富,又特别鲜嫩,是井冈山土籍人招待贵客的佳肴。现在网络上有许多这道菜的制作视频,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尝试一下。

1.冷锅、冷水、冷豆腐(10-15公分左右的嫩豆腐从中用刀切成十字,别切断)放在灶上,再将活泥鳅放入锅内。

2.用最小火,让水慢慢热、因嫩豆腐是凉的、泥鳅会往豆腐里面钻。

3.待泥鳅钻入豆腐里面或被烫死后,放入熟油、生姜、大蒜(喜欢辣者放入辣椒)、食盐

4.开大火炖至10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装盆(放葱段、滴点香油、喜欢者可撤点胡椒粉)。

薄酥饼

薄酥饼始于元代末年,相传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日,庐陵的糕点师们聚会“弥公祠”祭祀庐陵糕点鼻祖“弥公”时,薄酥饼为祀品之一,也是敬献皇帝的贡品。

薄酥饼的饼芯以纯猪油、白糖、花椒、白芝麻、五香粉、香葱、食盐等为原料,用精面粉为包皮,前后经过揉面、包酥、揉平、烧烤等32道工艺工序制成。成品具有薄、酥、香、甜、脆五大特色,甜而不腻,酥而不散、香而不嫩。

店头丝糖

峡江特产。因产于水边镇店头一带,故名,该糖丝成品色白,细如发丝.松脆滑润,香甜可口,入口即融。每年11月开始制作,其中有一道工序,个人觉得是最有趣的,就是将胶状糖液盛进陶钵,放在清水中冷却,然后倒入一大晒盘内,6-9人围坐用力拉扯,反复倒转,反复扯拉,并且边拉边撒豆粉,直至将糖丝拉成头发丝状。

吉安冬酒

吉安冬酒以“开坛千家香,举杯万人醉”而久享美誉。其色泽金黄,气味清香,口感甘醇绵厚,爽心通气,而且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乙醇浓度低(14度至15度)。冷饮,清凉爽口,沁人肺腑;热酌,温心暖肚,驱寒防湿。

适量饮用,舒筋骨活经络,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窖藏之后,称为“老冬酒”,更是幽香扑鼻,酒味浓郁,更能和血养气,暖胃御寒,入药可治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老冬酒有和血养气、暖胃避寒、化痰祛火之功能”。除饮用外,还是烹调的好佐料,它可以除腥、臊、膻。吉安名菜“三杯鸡”,其中的一杯酒,非冬酒莫属。

吉安冬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吉安便是富庶之地,新干战国大型古粮仓遗址的发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双耳撒口陶、双耳陶罐、矮足杯等酒具,说明在战国时期吉安地区饮酒习俗,有着极为发达的酿酒业。

到了南宋时期,吉安人已经掌握从浸米、蒸熟、摊凉、落缸,到浸渍、搅拌、开耙发酵,到最后的压榨、澄清密封储窖等一系列过程的酿造冬酒技术,并学会根据酿造冬酒的经验,蒸馏出烧酒,并尝试用各种药材泡制药酒。“白鹭洲头书声琅,衙前深巷酒飘香”,这是在名士荟萃的古城庐陵妇孺皆知的一句佳话,由此可见当时酿酒业的盛况。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