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人工养殖泥鳅有技巧,掌握技术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5/7/22 16:20:11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40414/k5oftlp.html
泥鳅是一种杂食小型淡水性生物,泥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出口国外,销量都是非常的高。但是现在野生养殖已经不能供应我们的需求量,人工养殖已然成为我国生产泥鳅的主要来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养殖泥鳅。1、选地要想养殖好泥鳅,首先要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因为泥鳅也生物,好的生活环境才能有好的生长状态。其次还要需要交通方便,因为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这样可以减少许多运输成本,最后选择好地方还要合理的安排养殖的布局。养殖地主要以池塘为主体,池塘可大可小,但是以东西长,南北宽最好,这样使得泥鳅接受阳光的时间最长,有利于泥鳅的生长。池塘的深度大约在1-1.2米之间为宜。池塘和池塘之间留有1米左右的宽度,用于日常行走管理。池塘两边还要有进水渠和排水渠,池塘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这样万一某个池塘有病害问题也不会导致传染其他池塘。安排好池塘的布局,还有留有一小块地方最为单独的管理区,主要用于日常的生活、办公等。2、繁殖泥鳅在春季繁殖,当水温达到18-20摄氏度的时候,泥鳅就开始自然繁殖了,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是在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是最繁盛的时候,产卵一直可以持续到8月份左右。可以采用人工控制水温的方式进行人工繁殖。3、饲养鳅苗的喂养:鳅苗刚成产出来的第三天就开始主动摄食了,这时候可以用煮熟的鸡蛋黄碾碎,每隔三到五个小时投喂一次,每次的量不要太大,一个小时能吃完为准。春天不仅是泥鳅的繁殖季节,也是浮游生物的繁盛季节,这些绿色的浮游生物为泥鳅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所以从第五天起,就要开始加喂洄水等饵料,洄水就是指自然界中湖泊、坑塘中含有大量草履虫的水体,在25摄氏度左右会快速繁殖,在水层中成灰白色云雾状,将这些打捞出来,用筛网筛一下,就成为泥鳅最喜欢的食物了。成鳅的喂养:鳅苗孵化后的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入池培养了,这时候采用配合饲料比较好,不仅方便,而且对水质的污染较小,喂养饲料的时候每个池塘和每个池塘的投喂情况也要有所区别。5-8厘米、8-12厘米、12-20厘米的分别采用不同的规格饲料。喂养的时候要泼洒均匀,每天需要投喂两次,投喂量约为泥鳅体重的百分之10左右。4、日常管理温度:泥鳅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2-30摄氏度,水温超过30摄氏度的时候,泥鳅停止摄食,甚至钻入底部,所以饲养员要经常测量水温,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测量一次,如果水温过高就要加注新水。水质: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泥鳅最适合生长在7-7.5的Ph值环境当中,所以还要采用Ph试纸检测水质的酸碱度。合理调整养殖密度,投喂饲料情况,如果酸性多大,要适当泼洒石灰石增加Ph,还要加注新水,排放旧水等。5、收获出售大约在11月份,泥鳅基本就都长到15-20厘米了,我们一般采用地笼捕捞的方式捕捞泥鳅,这种方式不会损害泥鳅身体表面的粘膜,增加运输过程的成活率。泥鳅在出售以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这样可以去掉肉的泥味,使得肠内粪便排空。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你对泥鳅的养殖了解了么?其实泥鳅的适应性非常的强,所以人工养殖基本不会出现什么病虫害,只要经常做好管理工作,合理的饲养投喂,一般都有很好的收获哦。文/百家号戏说三农这些事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8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