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市场上看到有泥鳅卖,就买了一斤。人工饲养的,不贵。要是在以前,泥鳅根本不需要买,直接去田里抓,还是野生的。只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田里几乎没有泥鳅了,因为年年都有人捉。捉的多了,自然就少了。
小时候在老家,捉泥鳅是件很开心的事。我们一般会在割完稻子后去捉,因为要把田里的水放了。放了水,泥土慢慢变干,泥鳅、黄鳝打了洞,容易抓。当然,不放水也能捉到,但我们技术差,不放水一般都捉不到。所以,我们会提前几天把水放了。等泥土变得有点干时,就带上锄头去挖,碰到泥鳅、黄鳝洞是最好的,这样可以避免漫无目的的去挖。那时候田里泥鳅、黄鳝多,十分容易捉。
后来,渐渐长大了,胆子也大起来了。在家时经常约上同村的小伙伴,晚上带着手电筒,带着泥鳅叉之类的工具,穿着水鞋去捉泥鳅、捉黄鳝。尤其是春季,还未插秧之前。一到晚上,泥鳅、黄鳝都会跑出来。我们每天晚上(除了下雨天)都会约上三两伙伴一起去,因为毕竟是在山里面,大晚上一个人还是不敢去的。当插完秧后,黄鳝也会打洞,但捉黄鳝需要技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老家田里的泥鳅、黄鳝越来越少,儿时的小伙伴也早已人各一方,儿时捉泥鳅的时光早已过去。当年与小伙伴一起捉泥鳅的情形,已经成为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