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酷似黄鸭叫,长在活水中,至今无法人工养殖

发布时间:2022/7/16 13:05:37   

如今有许多野生动物都逐渐被培养成了能够进行养殖的物种,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的水生、陆生野生动物,因为养殖技限制和养殖难度等种种原因,也就没能实现人工养殖。

而笔者在本文中要分享的石爬鮡就是众多无法实现人工养殖的生物之一。

它的长相与黄鸭叫,也就是黄辣丁有些相似,只能在活水之中,因为种种养殖技术难题无法得以解决,至今也没能实现人工养殖,如今的它也不似从前那样一文不值,而是能卖上千元1斤。

什么是石爬鮡?

石爬鮡其实并非单指一种鱼,而是同属鲇形目、鮡科、石爬鮡属的一类鱼的统称。

而今天要讲的就是这类鱼中的一个——石巴子。

石巴子是它的学名,至于别称,因为这种鱼分分布范围比较广,因此各地为它起得名字也有不少,比如石爬子、池爬子、石把鱼、巴鳝儿、爬爬鱼、火箭鱼、石扁头等等。

从这些名字就足以看出一些有关石巴子的习性。在白天的时候,石巴子一般都会隐匿在石缝中,或者是依附在水流中的石头上,直到晚上,它才会悄无声息地出来觅食。

石巴子是回忆中没有鱼鳞的鱼,摸起来的手感大概与泥鳅相差无几,相信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的人对它都不会太陌生。

那时候河流、溪水都没怎么受到污染,且石巴子这种肉少的鱼比起肥美的鲤鱼、鲢鱼之流也不怎么受到重视,再加上石巴子其实还是比较亲人的,因此在那个时候想要抓到石巴子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在扒拉开山间的溪石之时,石下再也没有了石巴子的身影,而它的价格也是一年高过一年,到了现在,甚至贵到了千元一斤的地步(饭店处理后的石巴子鱼一斤千元以上,但是直接购买一斤石巴子鱼,大多在元左右)。

石巴子的习性

石巴子的头部十分大,嘴巴宽宽的,看起来倒是和鲢鱼有那么一两丝的亲戚关系,但是与鲢鱼不同的是,它的尾巴十分得小,是典型的头大身子小的鱼类。

小时候之所以经常能在溪石之下摸到石巴子的踪影,是因为这种鱼十分喜欢活跃于湍急的水流之中,它的胸鳍呈现出吸盘状,这能方便它们吸附在石头之上,隐匿身形。

其实严格说来,石巴子的体表颜色与水中的石头是十分类似的,当它趴在石头上的时候,只要,就很难发现它的身影。

或许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隐匿特性,以及喜欢呆在湍急水流中的习性,致使这种鱼不仅整体形态呈现出前扁后凸的流线型,还让它们的体量都普遍十分小,一般就长到虎口长短,即便是最长的,也很难长到15厘米。

说来也是很有趣,这种鱼一定是一个吃货,不仅是杂食性,很多东西都吃;即便是变成流线形态也是将自己往“扁平”的方向去改变,一点没影响嘴巴的大小。

为什么无人养殖石巴子?

很多人都会好奇,这可是能卖到千元一斤的石巴子啊,为什么就是没人人工养殖它呢?

是赚钱不够香还是有着其他原因?

石巴子十分“矫情”

石巴子喜欢生存在水草中和石头缝隙中,且还十分喜欢湍急的水流,人工养殖下,想要做到这些条件是十分不方便的。

有的人即便是做了,一是成本高,二是影响水质,石巴子本身只能在活水中存活,且对水质和含氧量的要求都不低,这两个基础要求便已经意味着高成本,再加上它们本身的生活习性,无疑就制造了更多的困难。

长得慢、繁殖能力低

石巴子鱼的生长周期相较于其他鱼种非常长,再加上高成本的投入,想要获得收益简直是遥遥无期。

再者,其实大家也能发现,能够实现人工养殖的物种都有着一个特性,要么是本身繁殖能力就强,要么就是通过人工促产,达到了超强的繁殖力。

但是石巴子,无论是它本身,还是通过养殖促产技术的手段,都无法让它变得高产。

没有产出就没有效益,这也是没有人敢养殖石巴子的原因。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无数养殖户即便是眼热于石巴子鱼的身价,也难以下定决心投产。

这种现象,短期是无法解决的,只有等到繁殖力方面的技术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之后,或许才能形成有关石巴子的养殖产业。

谷城大熊

转发和在看是最好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