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美食我老家的土鸭

发布时间:2023/4/29 17:14:01   

原创:黄孝纪

我向来有一个疑惑,同是村庄饲养的家禽,鸡能生蛋,也能孵蛋,而鸭子却能生不能孵,这是为何?少小的时候,我曾天真地想,是不是因为鸡嘴巴尖尖,能啄破蛋壳,而鸭嘴巴扁扁,啄不破呢?不管原因究竟是什么,事实就是如此:在乡村,一只土生土长的鸭子的诞生,需要有一只鸡婆妈妈。正因如此,也成就了村中的一句俗话:“蠢鸡婆带鸭崽,蠢外婆带外甥。”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候,我们村前的江上,常有野鸭出没。野鸭体型小巧,在江面浮游钻水,行动敏捷。它们的警觉性很高,遇有异响,翅膀一扇,双腿一提,便贴着水面疾速飞走了。极少有人能捉到野鸭子,捡到野鸭蛋。推究起来,家养的鸭子该是从野鸭驯化来的。只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连孵蛋的本能都丢掉了,不能不让人感到意外。

养鸡养鸭,在旧时的故乡十分普遍。相比而言,养鸭的人家要少一些。村人养鸭,或是用自家的母鸡孵鸭,或是购买鸭苗。农历正月,孵早鸭的人家就通常开始孵鸭了,若是自家养了老鸭,又留有鸭公,那鸭婆产的鸭蛋就能用来孵化。也有的人家,是从养棚鸭的地方买了鸭蛋来孵,那里鸭公鸭婆都多,少则几十只,多则上百只,这样的环境中产下的鸭蛋,能孵出小鸭的几率更高。比起孵小鸡来,母鸡孵鸭蛋的时间要长一些,差不多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孵出的小鸭子,黄黄的绒毛,扁扁的嘴巴,黑黑的眼睛,憨态可掬,样子十分可爱,生命力却还弱小,一如刚出土的嫩苗,村人习惯上叫鸭苗。乡间也曾有专门卖鸭苗的农人,用宽大的篾笼挑着,走村串巷叫卖。一些想养鸭子的人家,就或多或少,挑选几只十几只买下。

刚孵出来的鸭苗,不能立即让它们下地下水,这时它们的腿脚无力,尚且单薄,还承受不了潮湿和寒冷,否则就要死去。我们家先是将鸭苗养在木脚盆里,每餐用盘子装上拌了水的饭粒按时喂食,这样的日子,要持续一周左右。之后,在木盆里放了水,让它们试着浮游。

我童年时期所居住的大厅屋,大门口是一条石砌水圳,水流清澈,附近养鸭的人家多。每年这个时节,当小鸭已能下地下水,这条水圳里便插了许多竹篾栅栏,一截一截将水圳分割,放养各家的小鸭子。这些可爱的小鸭,在水面浮游,钻水,立起身子扇翅膀,啄食投放的青萍或菜叶,日子过得很是惬意。为便于识别,各家也通常会给自己的小鸭做上记号,或在头上,或在背上,或在鸭子的其他某处,染上红色或别的色泽。

小鸭长得更大一些,就可放养稻田了。早晨,我和姐姐常提了鸭笼,将小鸭子放到水田里。到了傍晚收鸭时,再去田间寻找,看见了,口中不停呼唤:“哩呐哩呐哩呐……”鸭子听到熟悉的呼唤声,会渐渐走上田埂。我们便将鸭子装进笼中,或者用竹竿驱赶回家。只是鸭子下了水田,各家的就常混杂在一起,给收鸭时带来难度,甚至引发纠纷。我家养土鸭的那一年,就曾与隔着一条巷子的一户邻居吵了一架。那时,我们家的鸭子差不多有半斤一只了,已是黑毛绒绒的幼鸭,一天下午我驱赶回家时,我们两家的鸭子混在了一起,从村前上岸后,需首先经过他们家门口,有三只鸭子被他家截了去。我母亲去讨要,他们家一概不认账,却被找到了,母亲与这户人家的主妇争吵了起来。谁知他们家竟然耍起了无赖,死活咬定就是没有我们家的鸭子,那男主人还大发脾气,一把夺过母亲手中的鸭子,并将一只当场踩死。母亲没能要回自家的鸭子,伤透了心,发誓养了这一年鸭子,再也不养了。

在故乡,养鸭是一件很劳神伤气的事。土鸭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几个时间段需要关在家中喂养,以防生了是非。一是秧谷下塘,防备鸭子吃了稻谷种子;二是秧苗刚插下田,此时尚未扎稳根,若有鸭子浮游啄泥,秧苗就会浮起来;三是禾苗抽穗到收割之前,鸭子下了田,必定啄食谷粒。村人对待生事的鸭子,驱赶是最轻微的,大多态度粗暴,看见了,直接拿了竹篙追打,打死打伤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分田到户之后,各家视稻田为命根,若有鸭子糟蹋庄稼,必定毫不留情,恨不得打死而后快。更有心狠之人,打死了鸭子,或者拧断了鸭脖子,一脚踩进泥里,死不见尸,让那些养鸭的人家,心痛又无奈。

鸭子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能长到两三斤重。对于村中养早鸭的人家而言,恰好能赶上端午节卖鸭,赚一笔小收入。端午节吃仔鸭是故乡的风俗,自家养了鸭子的,宰杀鸭子自然不在话下,没养鸭子的,也会从本村或圩场买了来。不过,这时候宰杀的仔鸭,多是鸭公,因为新鸭婆各家要留着生蛋。这时的仔鸭尚未换羽毛,全身鸭毛细绒绒的,拔毛费时又难拔干净。对付这个难题,村人也有一个土办法,通常在宰杀之前,先给鸭子喂下两调羹红薯烧酒,这样就容易拔毛一些。这一天,村前的水圳,井边,江坝上,到处可以看到洗鸭拔毛的人,家家户户的菜锅里,飘散着炒仔鸭的香气。

中秋节,又是故乡人家吃鸭的另一个佳节。这时候的新鸭子,膘肥体壮,已是成鸭了。炒鸭的佐料有新鲜的仔姜,有新鲜的红辣椒和青辣椒,有芋荷秆(芋头叶的粗梗),因此,用茶油炒出来的鸭子肉,味道更为浓郁而多样,喝酒吃饭不无美好。

秋收后的田野,一片空旷。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是放鸭的大好时光。春天孵出来的新鸭,与养了一年或多年的老鸭,在体态上已经相差无几,麻色的羽毛,扁扁的嘴巴,长长的脖子,大大的翅膀,宽宽的脚掌,嘎嘎的叫声也十分响亮。村前的水田、池塘和江溪,整日都能看到一群群的大鸭子,在啄食,在游水,在嬉戏欢叫。这样的日子,我们到水田里捉泥鳅鱼虾,偶尔能捡拾到一两只白亮的大鸭蛋,心情无比舒畅。

年12月6日写于义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3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