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形状 >> 媒体视角安庆日报结对帮扶结出幸福果
走进河塌,村庄田野、道路纵横、灰瓦白墙、沟沟渠渠、牛羊成群、稻穗累累,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环境改善,乡村如画。
党群活动室、为民服务大厅、乡村大舞台、道路拓宽等硬件焕然一新,为村民办事亲民便捷;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乡贤馆、棋牌室、卫生室……城里有的,这里应有尽有;因学致贫的贫困户,享受雨露计划、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校就读寄宿生活补助……国家帮扶政策兜底,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一一变为现实。民生民情正在一点一点发生变化,增添了他们的获得感。
人们常说:“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观念落后。”年河塌斗山河村是宿松县有名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是年6月王卫平走马上任村支书。他如今还清楚记得当时拖欠村干部几年工资,村集体负债近万元。穷则思变,斗山河村迫切需要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该村以抓党组织和村干队伍建设为落脚点,以“立杆旗、树形象、强宣传”为契机,与结对帮扶的安徽鸠江湾里街道互派干部交流学习、实地考察,找差距、定项目,开展一村一品的脱贫攻坚。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使者”,贫困党员成为率先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落实党员“一对一”帮贫困户办事制度,带动贫困户脱贫;加强支部建设,注重抓基础、立长远,巩固和拓展村组织标准化建设,发挥支部在脱贫攻坚中战斗堡垒作用。斗山河村不仅还了外债,而且村里的发展一年一个样,村干和乡亲们干劲更足了。村支书高兴地说:“村里以前日常开个会都难,现在甭用说,大家准到。那是因为村里的发展,村民们的口袋逐渐‘丰满’,思想觉悟自然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已显现,大大增强了全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惠民生”百姓生活有保障
4年,斗山河村由金岭、油铺、普济三个自然村合并,村大人多。一直以来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给留守老弱病残人员和儿童就医带来诸多不便。村班子一帮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应当地群众的呼声,年利用帮扶资金,新建了一所平方米的村级卫生室,村民不出村就能看病就诊,方便了乡亲们就近就医。
“我们住的地方,离县城几十公里,离乡也有十多里,孩子的爸妈长期在外打工,有个感冒发烧的,我腿脚又不好,以前只能熬过夜,医院,很是无奈。现在可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打针吃药”。村卫生室汪医生给油铺组余老头的孙子看病时,老人高兴地说。
年底,村里对32户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户进行危房改造和落实“四净两规范”,让他们住进安全整洁农家小屋。普济组孤寡老人冯长青,是危房改造受益户,在村口看到我们,迎上来就夸村干部做了件好事。村里陈主任连忙说:“这要感谢芜湖鸠江区的帮扶啊!”。“以前我住的是土坯房,一到梅雨季节,外面大雨,屋里小雨,得用盆接,潮湿难耐。墙上的蜈蚣缝,冬天屋里冷得叫人瑟瑟发抖。”冯老人说,“去年经村组评议上报审核,我家争取了2万元危房改造资金,推倒老屋建了新房,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可好了,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房子,屋内四方桌、长条凳摆放有序,厨房灶台干净明亮,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呀!”。
像冯老这样的受益户只是该村危房改造的一个缩影,这让全村贫困户住得好,住得安心。
“产业发展”带来美好愿景
“产业发展是固本培元的基石,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事业的生机和活力。”这是斗山河村两委的共识。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村申请、乡审核、县审批,遴选产业项目,精准施策。如今该村产业蓬勃发展,开展得有声有色。
年底,村建㎡年养殖10万只番鸭大棚,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每年20万元收入,从中拿出5万元给贫困户分红。同时,解决5家贫困户长期在基地就业,人均月收入元,并带动了周边多农户养殖番鸭,效益初见成效。
贫困户贺笃旺,长期在鸭场上班,由于他当过兵,思想活,又能吃苦。年他来到鸭场,当年就脱了贫。年通过就业帮扶,他儿子到芜湖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该村采取“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模式,流转荒山栽种油茶,与宿松龙成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村年受益6.3万元。同时,带动当地村民在基地务工,增加收入,油茶成为该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家在普济组的贺大妈,常年在林场务工,她说:“像我这么大带孙子的人,只能在家门口打打零工,好在林场给我们提供了岗位,务工灵活、上班离家近,既能贴补家用,又减轻子女负担,何乐而不为?”
“在荒山坡上,建面积19.6亩蛋鸡自动化养殖场,经市场调研,该蛋鸡养殖项目成长性好,经济回报高,在当地是个朝阳产业,这可寄托着咱村的希望。”安元村支书说。“该项目建成后,能给村集体年增收6-15万元,还提供贫困户就业,并带动他们发展蛋鸡产业。同时,该乡更多青年返乡创业。金岭组王兵养殖龙虾、马安组余景元养殖乌鸡、杨湾组杨求兵创办家庭农场种植大棚蔬菜、金岭合作社发展泥鳅农田套养技术等。……当地农户依靠资源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如鲶鱼效应,一片生机。
如今河塌乡通过脱贫攻坚,一个个产业项目,乡村干部如数家珍。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由等靠要到依靠内生动力自我发展,释放出巨大活力。(通讯员王会光吴碧珍杨志超)
来源:宿松新闻网
原标题:《媒体视角
安庆日报:“结对帮扶”结出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