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形状 >> 小学生劳动课上抓泥鳅,泥塘里一片欢声笑语
抓泥鳅,是多少人曾经的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的学生很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不过在重庆两江新区童心青禾的一群小学生,就幸运地体验了一番捉泥鳅童趣。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挽起裤脚、弯下身子双手往淤泥中寻找泥鳅。
尽管池塘的水很污浊,但小学生们一点儿也不介意。每当捉到一个泥鳅,他们都欢呼地“炫耀”自己的战利品。
因为捉泥鳅是属于当天的劳动课,所以老师也别具用心地提醒学生们回到家里要自己洗脏衣服、回忆当天抓泥鳅情景用来绘画、写作文等。
不得不说,老师这样的安排还真是意义十足!
恰巧教育部门在前不久刚发布将在年秋季学期起让中小学生学会煮饭、做家务等。孩子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会自己洗衣服,也是与教育部要求的劳动课相呼应。
重庆这间小学“抢先一步”为小学生安排如此生动有趣的劳动课,又怎能不受家长们喜爱呢?即使孩子们满身都搞得脏兮兮的,但他们在体验捉泥鳅的同时,也能在课后有所体会。
看着孩子们捉泥鳅的过程,许多网友都表示仿佛回到了70、80年代。那个到处有农田、有泥鳅捉的学生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校旁边几乎很少有农田。即使在池塘里面,也不可能出现那么多泥鳅。
可以想象出来,学校老师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抓泥鳅,才特意地制造一个小池塘。一片草地上,中间挖一个大坑,注满水和泥鳅,一个“人人泥鳅池塘”不就出来了么!
再细心观察,老师在池塘的边上还特意准备一个大蓝色塑料箱子。孩子们每捉到一个,就可以跑上岸边放箱子里面,再回去捉泥鳅……如此来回,孩子们收获得越多,自豪感也越高。
也许很久没有看到过别人捉泥鳅,也许被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所吸引,在池塘的外面,也有一些路人驻目观看。
“孩子们,捉到泥鳅的请举手!”在老师的提问下,孩子们纷纷地举起手来。从他们喜悦的面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非常享受这节有趣的劳动课。
老师陪伴着孩子体验捉泥鳅,当然也不会忘记给他们灌输劳动教育意义了。孩子们捉完泥鳅,避免不了满身的衣服都沾满了淤泥。
“脏衣服谁洗?”,明显看出,老师给孩子布置的第一个劳动课后作业便是回家自己洗脏衣服了。而对于捉泥鳅这节充满乐趣的课程,也给同学们带来了美好回忆。
此情此景,怎么少得了让孩子们把自己所看的、所感受的记录下来呢?所以老师也温馨地提醒孩子们,要用绘画和写作文的方式记录捉泥鳅的过程。
一节小小的劳动课,原来可以产生如此大的教育意义,家长们看到后都纷纷表示赞同。通过捉泥鳅,仿佛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学生时期的童年乐趣了。
不知道孩子回到家跟长辈们了解自己抓泥鳅的劳动课时,长辈们是否也听得津津有味呢?该校给孩子们创造了如此有趣的劳动课,同时也引来了多方的点赞与转发。
其实除了捉泥鳅外,有部分学校也被报道出给孩子们上烹饪课等劳动课。看着孩子们认真地对待劳动课,说明了劳动课已经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全面发展了。
中小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均衡发展,对他们的成长必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劳动课可以做科学综合实践、也可以返璞归真,让学生们从劳动课中得到更多成长意义。
教育部发布劳动课将成为独立课程,说明了劳动课的地位已经上升了它的地位。它存在的意义,正是为了健全义务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
最后,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地体验劳动课,成为父母的生活小能手吧!
#今秋开学起中小学独立开设劳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