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形状 >> 你和兴趣之间的距离只差一条蚂蟥
所谓的鱼米之乡,第一要素是什么呢
成语中只字未提
却呼之欲出
对的,是水
哪里来的呢
天上,而且降水量要大
农田、溪、池塘、河、湖、江
水到处都是
成了喜湿、水中生息物种的乐园
这幅画卷渐渐清晰了吧
鱼类、水稻、、、、、、水到渠成
湖南就是这么个地方
除了那数不清的没有名字的溪渠外
还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洞庭湖
我小时候生长在资水旁
八九十年代那会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双季水稻
早稻和晚稻
早稻一般是清明前后播种,五一前后插秧,暑假七八月份收割
紧跟着前脚早稻刚收割完后脚晚稻就插秧,村民们称这个时期为“双抢”,到了十十一月份晚稻收割
稻花香里说丰年
现在大家也许偶尔能在电视上看到,稻田里捉出来一尾尾活蹦乱跳红尾巴鲤鱼的场景,鱼稻共生,甚是美好
我们那时就是鱼稻共生,但不是自家放养的鱼,因为资水每年都会发洪水,大大小小的洪水每年不下于10次,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其中的哪次就会把那片水稻田淹了,如果是放养,那你的鱼也就四海为家了
不是放养,那会是什么鱼,哪里来的呢
泥鳅,数量最多的就是泥鳅
溪渠、水田、水塘、河里到处有,都是野生的
泥鳅喜欢生活在有泥沼的浅水区
它大部分时间都是昼伏夜出,像现在这样的夏季,白天烈日当空,泥鳅就钻进泥里,晚上凉快了才出来水里觅食
所谓水稻田,首先水浅
其次禾苗还能挡挡太阳提供些许阴凉
再者稻田主人在禾苗插秧到收割这期间都是悉心照顾,田地几乎不受外界干扰,这就天然地成为了泥鳅生息繁衍的天堂
同期还有一个物种它叫蚂蟥
水田、沟渠、池塘、水库、河等等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见到它的身影
它跟泥鳅一样喜欢生活在浅水区
泥里、水里、潮湿的地方都是它的栖息地
它是一个灰褐色的软体物种,嗜吸人畜血液,但凡人或牛或狗下水时,它们立即能感受到水的波动变化,循着波源的方向从四面八方以波浪式的泳姿游过来
如果人畜腿上有伤口,它们嗅觉灵敏,能优先找到这处有血腥味的皮肤下嘴,原本一条如干瘪稻草的蚂蟥,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吸胀成似一粒圆鼓鼓的紫葡萄
如果过来的是一只饥肠辘辘的蚂蟥,就算你发现了它,用手拍、搓赶它,那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蚂蟥身体的前端和后端都是吸盘,紧紧地吸在你的皮肤上
而且它的全身上下都是滑溜溜的粘液,你必须用带指甲的手指捏着蚂蟥的腰部狠狠地拽才有可能把它拽下来
这时惊慌中的你可能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就近扔掉,赶紧上岸,不再下水
第二种,狠狠地扔到远处的水里,但用不了多久蚂蟥又会游回来
第三种,狠狠地远远地扔到田埂的泥沙石头上。见过树叶上那种身子一屈一伸爬行的虫子吧,蚂蟥也会这样,身子一屈一伸又再次爬回水里
第四种,你再胆子大些、心狠手辣些,两只手的指甲各捏住蚂蟥的一端,狠狠地把蚂蟥撕成两段,扔掉
也许你认为游戏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
用不了几天蚂蟥的断部又生成了新体,下次你再来时,它的攻击力量就由一变成二了
生长在农村,插秧、收割稻谷那可是必修课,但我不是一个好学生,甚至对这两个词都过敏,一想到插秧、割稻谷就腰痛,干活时真是度日如年
同样是稻田,但,对于捉泥鳅我却两眼放光,分泌多巴胺,这是我小时候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之一
尤其是收晚稻的那段时间,经历一个夏季的生长,泥鳅又多又肥美,父母如果能给我点捉鱼的时间,那可比春节穿新衣服还高兴一百倍
吃完早饭,腰间拴个鱼篓或手上端个盆提个桶就出门了
看看哪块水田在割稻谷就钻哪去,再发现时,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了,午饭都没吃呢,也没觉得肚子饿
鱼篓里沉甸甸的少则二三斤多则六七斤
现在想想,捉泥鳅跟时下的玩盲盒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泥鳅主要靠腮呼吸,住在泥土里,因为呼吸需要,会在泥土表面形成一个小洞孔,你用手指顺着小洞孔往里伸,会碰到泥鳅的嘴,一旦被触碰到,泥鳅即刻警觉起来,转身就敏捷地钻着泥开溜,这个时候就看你翻泥的速度和泥鳅钻泥的速度谁快了
所以捉泥鳅就像现在的孩子们玩盲盒,在淤泥翻开之前你不知道这块泥下面到底有没有藏着泥鳅
就算表面有孔洞,你把手指伸进去碰到了鱼的嘴,你也不知道这条鱼到底是泥鳅还是黄鳝,是条大的还是小的
关键还有,你不能确定能不能抓到它,正因为有这么多个未知之谜,反倒让捉泥鳅这个过程变得其乐无穷
令我痴迷!
可天平的另一端是蚂蟥,但凡你要下水田,蚂蟥就是绕不过的坎
表面看你的对手是敏捷的泥鳅,刨深了看敏捷的蚂蟥才是你真正的对手
这是一场硬较量,敢不敢登场,关键看你对捉泥鳅这个事爱得有多深
是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