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如何理解生命动物临死时独自离群而去,人类

发布时间:2023/5/15 13:15:09   

先讲几个小故事。

1.我的狗离开了。小时候,我从亲戚家带回来一只小黑狗。刚刚出生的小奶狗,亲自一口一口喂大。都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一点儿不假。每次见面都摇头晃脑,不亦乐乎。但有一事不解:狗到10多岁时出走了,再也没有回来。我曾经去找,根本没有找到,因此十分遗憾。

2.我的猫离开了。小时候,还养过一只大白猫。经常给它去池塘挖泥鳅吃。在养了多年以后,这只猫越过墙头走了。有人说猫不如狗忠诚。我当时也就信了。

3.我的蜥蜴死了。最近养的一只小蜥蜴也死了。在此前给小蜥蜴搭了一个舒坦的窝,但是我发现它就爱在沙子里呆着,刨洞钻进去,也不进那个窝。我觉得可能是它还不习惯,所以也没有撤。有一天,我发现它不爱吃东西了,还钻进了搭的窝。我一开始还挺高兴,以为它适应了,不想过了两天没有动静,发现已经死了。这个窝可能是它能够找到的最偏远的地方。

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在动物界,许多的动物在即将死去时,都将独自离群而去。大象在知道要死去时,会独自走向象冢。狮子在知道要死去时,会跟其他狮子一一告别,然后远走到无人知道的地方。很多动物都是如此。最近一部电影《忠爱无言》中的拉布拉多犬,就是这样独自而走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第一,动物将死,自己是有预感的。这不包括意外争斗等情况。第二,动物将死,不会拖累群体其他动物。这可能是一种生存秩序,自然规则。留下就得吃饭,但是自己又不能够捕食了。为了保证群体中的幼崽们,能够得到更多的食物,以延续种族的繁衍,离开是唯一的选择。第三,动物对生命的理解,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对有些动物,可能只是一种本能,基因遗传、条件发射,但对家犬、大象、狼等相对聪明的哺乳动物来说,就不仅仅是一种本能了。大象独自奔赴象冢,其他大象还会举行个告别仪式。狗在离开时,也会恋恋不舍地四处走走看看,然后毅然离去。

由此想到了人类。这里,我们不讨论道德、自私之类的话题,仅从自然的角度来审视一下。人类在老去的时候,很多人不是坦然的放手,而是希望紧紧地拥抱生命。活着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不能再为社会创造价值,只能是占用已有的社会资源,从而造成年轻人所需资源的减少,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人类濒临绝境。我们有养儿防老的观念,现在国家也在全力搭建养老体系,有的人则巴不得从其中多分一杯羹。

作为人类,我不理解动物的行为。但我知道一个道理: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有内在的规律。人类虽然自称百灵之长,也不可能违背规律。大脑的高度进化,也是一面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在经常违背自然规律办事。在生命的长河中,有的时候忘记了初心。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年轻人必须尽快成才,赡养老人是义务和责任。老人扶住年轻人也是义务和责任,应当老有所为。我们都在为人类而奋斗。当养老问题成为社会沉重负担时,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呢?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