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弹胡,蹦跶在泥涂上的小海鲜

发布时间:2022/9/24 0:11:51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弹涂鱼,又名跳跳鱼,是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鱼类。……几尾跳跳鱼,就能成就一锅靓汤,肉质细嫩,汁液浓郁。用稻草反复熏烤,渗出鱼油,晾晒风干,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这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对弹涂鱼的解说词。

弹涂鱼,在宁波地区,特别是奉化,习惯称为弹胡、阑胡,或者跳跳鱼。《宁波府志》记载:“弹涂,一名阑胡,形似小鳅而短,以其弹跳于涂,故名。”弹胡形似泥鳅,大拇指粗细,灰褐色的身体上有星星状的花斑。在海边退潮后的泥涂上,时常可见两只眼珠突出、腮帮子一鼓一鼓的弹涂在泥涂里跳舞。南宋罗濬等撰写的《宝庆四明志》上言道:“形如小鳅,大者如人指,长二三寸许。头有斑点,簇簇如星。潮退,数千百万跳踯涂泥中。海妇挾畚取之,如拾芥,名曰阑胡,一名弹涂,以跳踯取名。土人芼以米脯,辣煮之醒酒。”

捕捉弹胡可不像《宝庆四明志》上所言“海妇挾畚取之,如拾芥”这么简单。《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专门介绍了武林高手抓弹胡的独门绝技:使用5米长的钓竿,6米长的鱼线,捕捉10米开外仅5厘米长的猎物,其难度和精度的要求,不亚于20米外投篮。这是真正的抓弹胡高手才能驾驭的,至少在宁波、奉化沿海一带,我从来没见到过有这么厉害的高手。

在我老家,抓弹胡的渔民更擅长在泥涂上划着泥船去捕捉。泥船长不过二三米,形似小船,但无浆无帆有个把手,驾船人双手紧握把手,一只脚踩在泥涂上,一只脚跪在船上,用力一蹬,泥船就在泥涂上划起来,身后留下一道印迹。一般捕捉弹胡,都是在退潮后,踩着泥船往弹胡活动区域埋上个竹管子。竹管子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封闭朝下埋于泥涂中,开口处抹上点泥,类似弹胡洞口。待再一次涨潮退潮后,踩着泥船驱逐弹胡,弹胡慌乱之下就会躲进埋在泥涂的竹管子里。把埋在泥涂里的竹管子拔出来,基本上每个竹管子都有条弹胡在里面,把竹管子开口倒入桶里即可,这个捕捉方法最是简便。

捕捉弹胡之法,清末学者、浙江德清人俞樾在《右台仙馆笔记》就有记载:“然人行泥中辄陷,必乘泥鳗,乃可捕阑胡。泥鳗者,以板为之,人坐其中,一脚在外,以脚推之,一推行可数丈。其捕阑胡之法,先以竹筒千百遍插泥中,乃乘泥鳗东西驰逐。阑胡遇孔必跃入,则尽入竹筒矣。”跟我老家竹管子埋泥涂上捕捉弹胡的法子一模一样。

因为“头有斑点,簇簇如星”,弹胡开始是没人敢吃的。明朝冯时可在所著的《雨航杂录》中对此事做了详细的解释,说道:“阑胡……以盂覆活者,数百于地,旦发视之,皆骈首拱北,盖亦朝斗之意。玄修者忌食。唐制卖鲤者、卖蠡者,皆杖六十。盖鲤朝日,蠡朝星,食者皆有祸。阑胡虽小,头亦有星,故土人皆戒勿食。”将弹胡养在一个容器中,早上去看,头都是朝着北斗星的,这是神灵的意志,玄修的人如何敢去吃它。而且唐朝对于卖鲤鱼、卖贝壳之类的都要杖打六十,弹胡虽然是个小东西,由于头上有类似星星的印迹,更不敢去吃它啊!

对于吃货来说,尝到新鲜美味,早忘了弹胡头上的那“簇簇如星”了。《宝庆四明志》上说“弹涂……芼以米脯,辣煮之醒酒。”米脯又称作“黄精”,这里的辣是生姜,这意思弹胡配以黄精,同生姜煮后,用来醒酒之用。弹胡不仅只是醒酒,那可是舌尖上的美食。清朝乾隆年间的胡建伟在《澎湖纪略》里说:“作羹食,味颇佳。”清代博物学家郭柏苍在所著写的《海错百一录》中说:“肉细味清,腹有黄子犹胜。”

弹胡烹调方法多样,清炖、红烧、油炸、放汤及制鱼干。奉化多以弹胡配豆腐放汤,就是姜、蒜油锅爆炒下,放洗净后的弹涂,稍煎倒入适量黄酒和生鲜酱油,再倒适量开水,切块豆腐放入锅内,大火焖烧约十几分钟,起锅前放盐、撒点葱花即可上桌,肉软味佳,鲜美无比。也有冬瓜弹胡汤、雪菜弹胡、红烧弹胡、椒盐弹胡、清炖弹胡,但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制成鱼干,在奉化一带并不多见。

“冬天弹胡赛河鳗”。冬令时节,弹胡肉质鲜嫩,甚少泥腥味,又独具海味,且富含蛋白质,乃滋补佳品,你岂可错过?

(个别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5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