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天敌 >> 在水库抓到一条2斤重的泥鳅,背上居然长刺
小时候我生长在安徽的农村,每到夏天放暑假的时候,隔三差五地就会邀约一些平时玩得很好的小伙伴们,到附近的小树林和池塘里玩耍,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池塘里去抓鱼,抓到之后将之前带过来的小铁锅随便一支,里面再放点盐,找些柴火点燃,过不了多长时间,一锅热气腾腾的鱼汤就摆在了我们面前,在物质资源不太丰富、生活水平还很低的当时,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打了一次美美的“牙祭”。
记得有时候会从池塘里捕到泥鳅、黄鳝和螃蟹,我们一样是照吃不误,但有时会抓到和泥鳅相貌差不多、但体型要大一些的鱼类,背上居然还长有一排排刺,一不小心还会将手扎伤。一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说,这样的“泥鳅”不能吃,有毒,于是我们便很不舍地将其扔掉,后来才知道,这种“泥鳅”不但没有毒,而且肉质非常鲜美,很是后悔,现在再去农村,估计也很难再捕捞到这种鱼类了。
这种鱼的学名叫“刺鳅”,也叫“刀鳅”,隶属于鲈形目刺鳅亚目刺鳅科刺鳅属。虽然刺鳅和泥鳅仅有一字之差,但从生物学分类上却不属于一类动物(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从形态上看,刺鳅的身体更为细长,重量要大一些,身体的形状呈长扁形(泥鳅的身体为椭圆柱形),另外,与泥鳅相比,刺鳅的头部要小一些,嘴部更尖,嘴上的鱼须较短。最为明显的差别,就是刺鳅的背上长有硬刺,它们的游动速度很快,力道更大,如果我们稍不留意被背上的刺扎到,被扎之处极容易一下子同时造成多个“出血口”,这也是很多人讨厌它的原因。
刺鳅主要生活在我国中东部的河流、水库和大型池塘内,以底栖为主,经常藏匿在河湖浅水区底部的泥土和砾石中,主要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和一些水生植物为食,营杂食性,喜群居。由于刺鳅的性情比较凶猛,爆发力也较强,在进食食物时往往用力一口吞下,所以经常垂钓的人士在钓到这种鱼时,往往都会发现鱼钩被深深地吞进鱼肚之中,鱼钩很难取下。
在上世纪80、90年代时,在长江流域及其附属河湖中,能够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由于它们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随着农田农药、化肥的广泛施用,再加上畜禽养殖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水体,很多河流的水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加剧,对水生生物的捕捞强度也在不断加大,同时人工养殖这种鱼类沿没有形成商业规模,因此野生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该种鱼类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再发现了。
刺鳅由于平时活动量大,其肉质比较紧致,口感很好,而且还富含多种氨基酸,脂肪含量又少,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也较多,所以营养价值比较丰富。由于这种鱼的生长速度很慢,野外很少有发现可以超过1斤多的,所以人工养殖的利益驱动动力明显不足,这也是为什么这种鱼很少有人工养殖的原因。
所以,能够在水库中抓到2斤中的刺鳅,实属不易,也非常少见,至少可以表明你那里水库的水质还是非常不错的。抓到这种鱼后,要尽量避免身体与鱼特别是背刺的直接接触,否则被划破感染的风险还是挺大的。另外,在处理鱼的过程中,要把它的内脏全都处理干净,因为它的内脏特别是胆部含有微毒的物质,人一旦吃进去有可能会产生头晕、呕吐或者腹泻等轻微中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