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天敌 >> 孩子的人际交往,父母干不干预,结果截然不
作者|哎呀妈
当孩子在集体生活中,
显得格格不入,
别人做的事情他不做,
父母该怎么办呢?
这两位爸爸的做法,截然不同。
亲子综艺《不要小看我》中,
5岁的雷雷不受欢迎,
没人选他做好朋友。
轮到他选择好朋友时,
他突然离开队伍,
独自到角落里躲了起来。
看到他这样,
助力官袁成杰走过去关心问询。
一番交谈后得知,
雷雷还没确定谁是他的好朋友,
于是袁成杰“同意”他放弃选择。
可实习教官王弢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这个环节是个集体活动,
所有小朋友都要参与,
雷雷也不例外。
一时间,雷雷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几位老师也面面相觑,
好奇他下一步的选择。
直到最后,
他还是没有选出最喜欢的朋友,
而是将手里的票,
投给了画板上的卡通人物。
虽然“风波”就此尘埃落定,
可关于“要不要干预孩子的朋友圈”的话题,
在网上引发热议。
站队袁成杰的,
认为要照顾孩子的情绪,
尊重他的意愿;
站队王弢的,
则出于对孩子的未来考虑,
觉得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融入集体。
究竟哪一种方式对孩子有利,
或许可以从这两个故事里,
找到答案。
第一个故事,主人公是我堂弟。
我们从小都在农村里长大,
家靠得近,
邻里几个同龄的小伙伴一天到晚没事总想着去哪里玩。
下田抓泥鳅,
其他人都兴高采烈回家拿水桶,
只有表弟嫌脏,怎么也不肯去;
上山爬树摘野果,
所有人都争先恐后举手报名,
也只有表弟觉得危险不想去。
每次有什么集体活动,
表弟都不怎么感兴趣,
在一群人里显得格格不入,很不合群。
有时候大人在街头巷尾里聚一起唠嗑,
总会听到婶婶用很失望的语气数落堂弟:
“真是担心我家这个儿子,
别人都能和同龄人玩到一块,就他不行。”
“这么小就交不到朋友,
以后出社会,肯定被人欺负。”
“怎么就生了一个性格这么奇怪的儿子?”
每次听到婶婶对堂弟的评价,
虽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但清楚知道,绝对不是什么好评。
相信堂弟也有同样的感受。
记得有一次,约他去赶集买东西,
他像是犯了什么错一样,
畏畏缩缩不敢去。
一问才知道,婶婶老是说他太孤僻,
他就越来越不敢出去外面接触别人。
上初中,我们全家搬到城里,
许多年后再次见到堂弟,
发现他越来越自闭,完全封闭自己。
虽说堂弟以前不合群,
但不至于会抵触和别人的交流。
而来自父母的打击、否定和讽刺,
慢慢强化了他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如今,真活成父母最担心的样子。
每次想到他,都特别心疼。
不爱和别人玩在一起,不是他的错,
是他当下最真实的自我反应。
可没人理解他,照顾他的感受,
才会一点点在别人的标准下,
活得越来越不自在,没了自己。
很多时候,孩子最可悲的遭遇,
是连身边最亲的人,都接纳不了自己。
第二个故事,是纪录片《零零后》里的一一。
在幼儿园里,她特别另类,
喜欢独处,
“觉得一个人玩挺好的”。
一个人玩泥土,一个人看书,
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
到了饭点,
所有小朋友都在老师的指令下有序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只有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等小朋友差不多吃完散去,
她才搬起凳子,慢悠悠地独享午餐。
所有人都好奇:
为什么一一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
三岁的她,
奶声奶气地回答道:
我就喜欢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很快,一一的特立独行引起了园长和老师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