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生活环境 >> 温铁军只为资本利益服务的旅游还是乡村旅游
我们去乡村旅游其实就是在美景中暂时放弃工作生活的压力,我们就像找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发发呆,找个草地打打滚。我们想要在一个陌生的美景之中放飞自我,想要我们备受生活摧残的心灵得到恢复。
但是如今的乡村旅游大多数都是为了资本服务。旅游都变成了快节奏的事情。
这方面温铁军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用脚做学问的学者,温铁军老师在亲自到中国各处的乡村旅游地方考察之后,指出目前中国大量的乡村旅游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就是目前的大多数乡村旅游是为了资本利益服务的,而不是真正为了当地百姓发展,当然也没有真正深入的结合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
如今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之后,引来资本之后,资本往往是将其作为一个项目,是为了满足自己资本增值的目的,谋求的是所属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的表现,然后在那自己玩。所以乡村旅游的项目不过是这些资本增值的手段,所属的乡村旅游到底怎样资本是不关心的,他们关心的只是我名义上有了这个项目,那对应我的股票市场能拿到更多的钱。
当地乡村农民的利益呢?
当乡村旅游只为了资本服务还是乡村旅游吗?
如今我们在大趋势上倡导乡村旅游,倡导一二三产融合,简单的说就是农文旅融合。所以乡村旅游不只是简单的旅游。但是如今的乡村旅游的玩家其实都是背后的旅游资本。
一般就是这个村镇有点名胜古迹,然后旅游产业资本就把这一个村、几个村或者一个古镇一包,然后和当地谈好价格,并承诺我给你多少投资,给你创造多少的GDP。当地招商引资的一听当然高兴啦,然后就给开绿灯。比如说把村里的人都引走,合村并居。然后资本就拿这个题材作为项目去融资,去拉投资。这不是我们上面强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农民为主体,以村域为单位的农文旅结合,一二三产结合走向绿色生产方式。而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村的休闲、农家乐、民宿、森林疗养等等这些东西已经是漫山遍野的了。
华西村做得就挺好,如今它已经是整个产业资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一年几百亿甚至接近上千亿产值的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它是一个以华西村社区为载体的产业集团。
华西村也在搞旅游,他为了扩充它的旅游,他兼并了周围20个村,他本来是眉山的一块平地,兼并了20次后就把它北边就变成了一个有山的地方,然后就把山变成一个旅游资源了。现在华西村就从工业变成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村子了,就是农村旅游融合了。
它就把稻田变成了体验农业,让周围的这些老百姓包括甚至上海的市民、江苏的、苏州的以及无锡的。这一带的市民可以到它这来,春天插秧,秋天来收割,然后平时你可以夏天抓鱼、抓泥鳅、抓青蛙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同时都在搞,然后把那个后边的山变成一个完全旅游化的山景资源,所以华西村就从原来的二产为主变成了一二三产融合。类似像这样的典型要我们说也是全国到处都有,但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旅游专业村的说法恐怕是有点问题的。
再以温铁军老师考察的袁家村为例,如今袁家村是一个旅游专业村了。但在起步的时候只有两户农家乐,你说他算不算旅游村?当然不算,只有两户没人来,直到后来搞了作坊一条街,然后以关中作坊文化村带动的旅游业。
袁家村先带动的是餐饮业,所以它应该是个餐饮专业村,作坊专业村,它不是旅游,等到作坊带动的餐饮起来了,大家都来吃东西了,它就自然变成了旅游村了。这种就是不属于那种就是用文化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旅游村了,而这种旅游村是不属于旅游产业资本所涵盖那个范围的。
这几年来,包括林区、草原牧区,甚至是那些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区都开始把农文旅教结合在一起。但是很多地方是没有条件的,例如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哪里有旅游?
但是它可以做什么旅游?做教育旅游,跟自然教育结合的旅游。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的课堂一讲到黄土高原都会学地貌破碎,沟壑纵横,但那东西顶多地理课本给你看看照片,但现在就变成什么了?变成带着中小学生,你可以亲自来看什么叫做黄土黄土高原的垂直节理,什么叫做地貌破碎?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什么样的崩塌,你要想改造黄土高原,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改造什么叫做反坡宽带梯,什么叫做筑坝淤地?怎么改造这种地貌?怎么实现地理空间的条件变化等等。
你要接住这个大自然,你才有自然教育,整个乡村旅游的那个业态是非常丰富的。
这个沟里边有多少青蛙?这个湿地有多少种的萤火虫?夏夜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星空,在不同的条件下,你那个仰望星空会什么感觉?你能数出多少星座?这些东西在城里是没有的,就是真正意义的丰富,孩子们的那个头脑的知识结合这些动心进行自然教育,这将会带来非常广阔的乡村旅游的前景,这不是简单的用旅游产业资本就能涵盖得了的。
过去乡村旅游是怎么干的?看中了一块地方黄金地段的旅游资源,然后把它圈下来,当地也表示好不容易一个资本进来了,于是开绿灯,打造好的营商环境。
然后旅游资本把所有外来的车都赶得远远的,让你进不了最优质的旅游资源。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要再设一条旅游大巴线,再收你块钱的大巴费。外面10块钱就够了,这里说我不,因为我是搞旅游的,我特殊。
为什么现在乡村旅游这么火,但其实盈利能力很差?
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旅游产业资本把自己的旅游玩死了,玩到没人愿意去了。
其实我们去旅游就是为了放松,成天,生活精神压力那么大。我们就想去放松,去找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发发呆,躺在草地上打个滚。
但是现在呢?
去旅游的时候,除了人还是人,因为大巴车把你成规模的集中到一块儿了,把你拉到黄金旅游资源上,中间都不怎么停,所有这个旅游资源全都浪费。在那个黄金旅游资源上,因为他们要尽可能多收门票。
这个玩法是只为资本利益服务的旅游,那叫乡村旅游吗?
我成天生活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中,结果来旅游都不让我慢下来。这怎么可能是旅游的感觉呢?
这样做只满足了资本增值的那个需求,然后表现在股票市场上的那个市值增加,一切是为了资本的利益。
所以如今的旅游不能再用传统的旅游产业的思路开发了。
如今的全域旅游是个很好的概念,这方面温铁军团队指导的安吉做得就很不错。
安吉是没有地方收门票的,整个乡村都是旅游点,
温铁军团队从一开始就明确不搞线内道路的裁弯取直,让那些中产阶级小白领们包括学生们,那些小幸运、小确幸,让他们来的时候就是沿着山路弯弯绕,每一个可以有照相的那个景色的地方留个小观景台,留那么个三五辆车,不留多就麻烦了,留个三五辆车的小停车场,就是大家到这来一停,可以在这儿的美景之中放放飞自我。用这种可以让中产阶级放飞自我的方式,最终形成的是消费者对整个对景观的这种欣赏,然后消费者就感觉我要住下来,我要好好的体会,我要在这发发懒,那自然就带了消费。
这种方式其实就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养生以及中产阶级的绿色主义消费能够直接吻合。所以乡村旅游是一个需要发现属于自己的目标客户的这样的一个业态,而不是搞成一条旅游环线,然后定点饭店,定点消费,这种去过一次肯定就不想再去了,最后没人来,自然就将自己玩死了。
所以温铁军团队一直提倡乡村旅游一定要和生态文明、山水田林湖草的综合规划整体、系统和全域设计结合在一起,一定要去体现人作为一个生命体去体现他的那个需求,现在到乡村旅游的最大需求是什么?不是简单的看景点去历史遗迹,而是要生命得到修复,是要人作为人的那个感觉得到恢复。
以人为本,才应该是乡村旅游的新业态。
最后欢迎大家学习温老师及其团队的理论,同时也请大家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