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生活环境 >> 梅雨劫杀到,河蟹养殖难上加难,这五点
作者
马良骁湖北至正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月份将进入黄梅季节,降雨增多,天气变化大,河蟹池塘容易出现水浑、蓝藻,水草根部发黑、腐烂、漂浮,水体缺氧、水温剧烈变化,河蟹伤亡等现象。池塘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制约七、八月份的保草成功率、河蟹蜕壳翻身率及病害发生率。下面就6月份河蟹池塘管理重点及常见问题进行解析。
一、蓝藻防控蓝藻爆发的五个原因:氮磷比失衡、pH值9.0以上、水体富营养化、局部水温达到25°以上、静止水体,同时具备三条都会爆发蓝藻。
防控措施:
1)加水时镜检,防止带入蓝藻;
2)定期使用复合芽孢杆菌(枯草、侧孢、地衣),净化水质,预防水体富营养化、水浓,从源头消灭蓝藻的生长所需营养;
3)定期使用粪肠球菌、乳酸菌,稳定水体pH值;
4)多使用高铁酸钾产品改底,氧化降解底部有机质,切断蓝藻营养来源,抑制蓝藻爆发;
5)如有爆发的,可使用相对安全的蓝藻处理剂,进行杀灭处理。
二、水质浑浊6月份的水浑主要原因:
1)气候不稳定,雨水多,天气变化剧烈,倒藻水变造成水浑;
2)连续阴雨天,光线不足,水草活力差,净水能力下降,引起水浑;
3)投喂增加,残饵粪便富集池底,底质败坏,污染速度大于净化速度时,容易造成水质浑浊;
4)螺蛳少、杂鱼多,水草过少或过多,河蟹密度过高,喂料少,有虫,拉草不当等都会引起水浑。
水浑带来的影响:
长期水浑,水体透明度低,影响水草生长,水草活力下降,最终导致水草挂脏,甚至烂草。同时水浑的池塘还容易缺氧。
■■■■■防控措施:
1)下雨前后使用适当肥水补菌,稳定水质,防止突然“倒藻”水浑。天气不稳定时,慎消毒杀菌,防止人为带来“水变”;
2)定期使用聚铁、高铁类底改产品,降解池塘中有机质,提高水体透明度,减少返底带来的缺氧风险;
3)定期使用复合芽孢杆菌+碳源,防止水草挂脏,提高水草净水能力;
4)看料台,勤观察,开始早上、下午喂食前后浑,中午不浑;水深地方浑,水浅不浑,;部分塘晚上在水边上出现大量河蟹找食吃;并有夹草现象,可能就是缺料,要确保喂料充足;
5)检查塘中是否有泥鳅、龙虾、鲫鱼等杂鱼:一部分塘,加大投喂超过正常量后,水依然浑;每年都有几个塘,尤其新塘,怎么处理水还是浑,最后水草也没长起来,可能就是塘里有杂鱼。最好杀一遍野杂鱼,确定没有;
6)水草过少,净化能力差,阴雨天常出现泥浊现象,适当补种水花生;水草过多,水体流动差、营养不够,导致水草挂脏,耗氧加大,产氧减少,易形成白浊水,可拉掉部分水草或把要出水或已经出水的水草割掉,通透水体;
7)定期使用聚铁、高铁类底改产品,氧化分解残饵粪便,减少返底,减少底部耗氧。
三、水草根部发黑、腐烂,白根较少找准原因,精准处理:以伊乐藻为例
1)药残严重、重金属超标的池塘先用有机酸解毒,用过硫或高铁类底改产品改底后用施用长根肥固根;
2)严重缺肥水草茎叶细弱的,要及时补充长草壮根肥;
3)叶面挂脏的,先使用有机酸全池泼洒,再使用芽孢杆菌配合碳源调水;
4)叶面粗糙、无滑腻感的,检查是否有虫寄生,并辨别虫体,选用合适的药物及时杀虫,保持水草清爽;
5)底部长期低氧造成水草根部发黑腐烂的,要及时使用聚铁、高铁类底改产品,改底、分解、增氧,加速底泥营养的释放、转化,减少底部耗氧。
四、水体缺氧、水温剧烈变化等应激现象6月份河蟹塘水温一般在15~25℃之间,是河蟹最适宜温度,也是河蟹生长的黄金季节。河蟹吃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最后的规格和产量,但同时底层溶氧的高低也是限制河蟹吃料的决定因素,尤其是6月梅雨天气,连续阴雨天,气压低,底层溶氧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会严重影响河蟹吃料、消化吸收,如若逢蜕壳期,长期的低溶氧,也会直接影响到河蟹的蜕壳成功率和翻倍率。
6月份是黄梅天到高温期的过渡时期,此阶段池塘管理直接影响到高温期池塘环境的好坏。6月份阴雨天气多,池塘长期处于低氧状态,一些厌氧型致病菌很容易滋生、繁殖、潜伏,一到高温期后,河蟹便经常缺氧、开始死亡。
河蟹生长活动与水温密切相关,6月份蟹塘水温变化剧烈,而水温急剧变化时,河蟹会产生应激反应,肌肉松弛,附肢关节变软,运动无力,甚至肌肉坏死,容易诱发疾病。
预防措施:
1)定期使用聚铁、高铁类底改产品改底,氧化、分解底部残饵粪便,减少底部耗氧,保证底部充足溶氧;
2)加强使用异VC钠产品使用,减少水体缺氧、水温剧烈变化等带来的应激现象的发生。
五、河蟹伤亡6月份河蟹伤亡主要有病毒感染、空肠空胃和水肿三种。
1)入梅前、出梅后两个关键节点要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可根据天气、温度情况选择碘制剂(穿透力强,处理虾蟹甲壳溃疡、鳃部病变等效果突出)、二氧化氯(水体消毒效果较为理想)、季铵盐类等消毒产品,防控细菌病发生;
2)定期使用过硫、高铁类杀菌型底改,减少底部细菌的滋生与带来的耗氧;
3)做好补钙、补矿、内服保健工作,增强河蟹体质,抵抗病毒入侵,减少空肠空胃现象的发生;
4)使用中药抗菌产品泼洒并内服,配合定期使用乳酸菌稳定pH值,来预防河蟹水肿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