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泥鳅 >> 泥鳅的种类 >> 天门山跳崖事件,年轻的生命不应该被结束
4月4日13时30分许,4名人员(三男一女)在天门山跳崖,其中女子被及时制止,但已提前服毒,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根据官方的通报,均为自杀。年龄从22岁到33岁不等。
看到这里,感觉到深深的遗憾,可能他们是带着心底的怨忿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生命的反抗,对现实的不满。
但不管怎样,生命是珍贵的,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重来,唯独生命不可以。
在这样的年纪,生命是初升的太阳,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是羽翼未丰的雏鹰,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启航,未来还有很多的期待和旅程。
是什么样的原因,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样的痛苦让他们选择瞒着身边的人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是什么让他们对人生如此灰心,如此失望,以至于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们不得而知。
离开很容易,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用太多的时间,走了的人不痛苦,因为活着的人会承担。
亲人、朋友会看着遗体痛哭流涕,会在未来的一生里忘不掉的时常回忆,掺杂着悔恨与痛心,老泪纵横。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想他们充满希冀的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想想母亲十月怀胎的艰难,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想想学校老师的教诲,我们没有权利轻易放弃生命。
李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还写出一首《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是面对苦难的洒脱,也是对苦难的奚落,我们即使活得不尽人意,但也要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看尽世间百态。
想想58年那会,常常听老人说,58年饿饭,因为粮食不够,村子里的人饿着肚子去山头扛木头,去炼铁。不管男女老少。
我奶奶就是扛过大大的长长的木头去炼铁的人。我也被她们那种身有千斤重担仍努力踏出每一步的精神深深震撼。
记得小时候九几年那会,村子那边有一家特别穷的人家,他们煮饭,米粒是一颗一颗去数的,米不够,就去摘屋后那两颗大梨树的梨子煮来当饭吃,因为他们家有一个是我儿时很好的玩伴,所以我也吃过那种当饭的煮梨。
我的玩伴小儿麻痹症,估计也是小时候没钱看病腿烧坏了,她走路一拐一拐的。
也记得八几年,村里人可没有摩托车,也没有水泥路,只有山路,山那边的六七岁的小孩穿着黄凉鞋,要经过一座大山,穿过七八公里茂密的深林到我们村子来读书,而且八点钟要走到学校教室里。
那时候艰苦到那种程度,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听到过有人自杀。反而好像大家都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的活着。
带着很多很多的希望拼命刨着红土地,带着深不见底的期望等待着粮食的成熟,那种期望就是为了吃一口饱饭。
是的,你可以说他们活得卑微,但是他们活得很有干劲,很有盼头,也不怕苦,不怕累,当和村友结伴而行时,也有欢声笑语,也有质朴的欢乐。
那时候儿时的我们吃不饱,我们没有汽车坐,只有拖拉机,但是我们在麦田里打滚,在草垛上捉迷藏,在烂泥巴田里打泥巴仗,到河里捉泥鳅,我们笑得很久很灿烂。
直到现在,我的那个儿时的玩伴,已经嫁到一个条件更好的地方,有两个高个儿的儿子,买了自己的车,做着客运生意,有了自己的事业,闯出了生活的路子。
我们的祖辈在那样艰难的环境走过,他们坚持活到了这个美好的时代,看着变迁与发展。最终享受到儿孙的福分。
可为什么现在的人住着安稳的房子,坐这舒适的车子,吃着各种特色美食,却找不到那种简单的快乐呢?常常忧郁忧伤,是我们欲望太多,太贪心了吗?
社会发展到今天,毕竟时代不一样了,选择离去,也许她们有她们的理由。有不能面对的压力或者心里的不能承受的痛苦,还是一时的对这个社会的不理解。
对家人、朋友、社会来说,也有对年轻的她们缺少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