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如何养殖田螺一文教你轻松掌握田螺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4/1/24 12:22:09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www.znlvye.com/bybl/zbyf/m/

田螺是一种淡水螺,属于软体动物,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是夏季人们的美食之一。近年来,随着田螺天然资源的减少,田螺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田螺养殖成为了一种有利可图的创业项目。那么,如何养殖田螺呢?本文将为你介绍田螺的生活习性、养殖方式、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让你轻松掌握田螺养殖技术。

田螺的生活习性

田螺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欢群集在微流水的地方,田螺喜欢栖息在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中,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田螺食性杂,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并且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田螺在水温15摄氏度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7摄氏度,0摄氏度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摄氏度时田螺会死亡,水温低于8摄氏度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卵,每年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只仔螺。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

田螺的养殖方式

田螺的养殖方式有专池养殖、稻田兼养和鱼螺混养等。

专池养殖是指在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交通便利的地方,修建专门的田螺养殖池塘,保持底泥厚度10厘米-15厘米,面积大小不限。若是开阔的水体,水面可培植少量红萍和水莲等,池塘四周种植一些长藤瓜菜搭棚遮荫,水中布置竹尾、树枝或石块、草地等供田螺隐蔽栖息。专池养殖的优点是管理方便,产量高,缺点是投资较大,需要防洪排涝工作。

稻田兼养是指在全年不涸水而湿润的沼田中,与水稻共同生长,利用稻田的有机质肥料和杂草,供应田螺食用,在放养密度较大时,可补充投喂一些人工饵料。在水稻的荫蔽下,夏季能维持田螺生长。所以稻田养螺,是一种简易省工的养殖方式,只是要注意避免使用农药,否则对田螺产生毒害。稻田兼养的优点是节省土地,增加收入,缺点是产量较低,受水稻生长周期的影响。

鱼螺混养是指在田螺养殖池塘中,套养部分鲢、鳙鱼种或采取田螺、泥鳅混养方式,利用鱼类的排泄物和饲料残渣,为田螺提供饵料,同时也可以控制水体的营养盐含量,防止水华的发生。鱼螺混养的优点是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增加综合效益,缺点是管理较复杂,需要注意鱼类的捕食和竞争。

田螺的饲养管理

田螺的饲养管理主要包括种螺放养、水质调节、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越冬管理等方面。

种螺放养

种螺放养是指在适宜的水域中,放入一定数量的田螺种苗,以促进田螺的繁殖和生长。种螺放养的时间一般在月下旬开始,放养前10天,按每亩50公斤-公斤的用量全池泼洒生石灰清除野鱼虾和其他杂螺,-4天后在水体堆放有机肥料和繁殖饵料生物供田螺摄食。种螺可从集市选购也可自行采捕。每平方米放种螺-个,池中也可搭养4尾夏花鳙鱼。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而完整、体圆顶钝的鲜活螺。种螺放养最好在田螺出穴活动的时候进行,即水温在15摄氏度左右的早晨或傍晚,将种螺均匀地撒入水中,让它们自行寻找适合的栖息地。放养后,要及时观察田螺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田螺不活跃或有死亡现象,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水质调节

水质调节是指根据田螺的生长需要,对水体的温度、pH、溶氧、硬度、透明度等进行适当的调节,以保持水体的清洁和稳定。水质调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水源管理: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水域进行田螺养殖,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位在1米-1.5米之间,避免水体的污染和缺氧。

水草管理:要适当培植水草,为田螺提供食物和遮荫,但也要注意控制水草的数量,防止水草过多而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溶氧,每月要清除死亡的水草,保持水体的清洁。

水质调节剂:在水体出现水华、浑浊、臭味等异常现象时,要及时使用水质调节剂,如生石灰、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按照适当的用量和方法进行处理,恢复水体的正常状态。

饲料投喂

饲料投喂是指根据田螺的食性和生长阶段,为田螺提供适量的饲料,以促进田螺的生长和增重。饲料投喂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饲料种类:田螺的饲料可以分为自然饲料和人工饲料两种。自然饲料主要是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芹、水莲、水蓼、水藻等,也可以是农作物的剩余部分,如稻草、玉米秸、豆荚等,这些饲料可以直接投入水中,也可以切碎后堆放在水边或水中的固定地点,让田螺自行取食。人工饲料主要是一些粗粮、饼粕、鱼粉、骨粉等,这些饲料要先用水浸泡或煮熟,再加入适量的盐、糖、酵母等,制成饲料块或饲料粉,投入水中或放在饲料槽中,供田螺摄食。

饲料数量:田螺的饲料数量要根据田螺的密度、大小、生长速度、水温等因素进行调节,一般以田螺的体重的5%-10%为宜,每天投喂1-2次,最好在田螺活跃的夜间进行。投喂时要注意观察田螺的食欲和饲料的消耗情况,避免过量或不足,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净,及时清除残余的饲料,防止水体的污染。

饲料质量:田螺的饲料质量要保证营养均衡和消化吸收,一般以粗蛋白含量在15%-20%为宜,粗纤维含量在10%-15%为宜,还要含有适量的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促进田螺的壳的生长和硬度。饲料要选用新鲜、无霉变、无异味的原料,制作过程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防止饲料的变质和污染。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指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定期的巡查、清理、消毒、防病、捕捞等工作,以保证田螺的健康和安全。日常管理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巡查:要每天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巡查,观察水体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观察田螺的活动、摄食、生长、繁殖等,观察鱼类、水草、饵料等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清理:要定期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清理,清除水面的杂物、死亡的田螺、鱼类、水草等,清理水底的泥沙、残渣、杂螺等,保持水体的清洁和流通,防止水体的缺氧和污染。

消毒:要定期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消毒,使用生石灰、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消毒剂,按照适当的用量和方法进行处理,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寄生虫、杂螺等,预防田螺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提高田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防病:要注意防止田螺的常见病害,如壳腐病、白斑病、螺旋藻中毒、寄生虫病等,一旦发现病症,要及时隔离病螺,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用1%的盐水浸泡、用0.5%的硫酸铜溶液喷洒、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同时要查找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善水质、调整饲料、增加水草等,防止病情的扩散和复发。

捕捞: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田螺的生长情况,合理安排田螺的捕捞时间和方式,一般在田螺的生长期结束,即10月-11月之间进行捕捞,捕捞时要注意保护田螺的壳,避免破损和污染,捕捞后要及时清洗、分级、包装、运输,保证田螺的新鲜和品质,提高田螺的市场价值。

越冬管理

越冬管理是指在田螺进入冬眠期前,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田螺的安全越冬,为来年的生长和繁殖打下基础。越冬管理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越冬前的补养:要在田螺进入冬眠前,即10月中旬开始,为田螺进行补养,增加田螺的体质和抗寒能力。补养的方法是增加饲料的投喂量和质量,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田螺体重的10%-15%,饲料以富含蛋白质和钙质的饲料为主,如鱼粉、骨粉、豆饼等,同时要保持水体的清洁和流通,防止水体的缺氧和污染。

越冬前的清池:要在田螺进入冬眠前,即11月中旬左右,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清池,清除水体中的杂物、死亡的田螺、鱼类、水草等,清理水底的泥沙、残渣、杂螺等,保持水体的清洁和流通,防止水体的缺氧和污染。清池后,要及时更换水源,保持水位在0.8米-1米之间,水温在10摄氏度左右,为田螺提供一个适宜的越冬环境。

越冬期的保温:要在田螺进入冬眠期,即12月-次年2月,对田螺养殖池塘进行保温,防止水体的过冷和结冰,影响田螺的生存。保温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建造棚架:在田螺养殖池塘的四周和上方,建造棚架,用塑料布或稻草等覆盖,形成一个温室效应,提高水体的温度,防止水体的结冰。

埋设暖水管:在田螺养殖池塘的底部,埋设暖水管,利用热水循环,提高水体的温度,防止水体的结冰。

增加水流:在田螺养殖池塘的一端,增加水流,利用水流的动能,提高水体的温度,防止水体的结冰。

以上就是关于田螺养殖技术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田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9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