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雍正斗彩,这几点必学

发布时间:2024/10/31 13:17:0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2278.html

仿品!估计这是收藏家们最怕听到的词语了。这个词意味着你的真金白银,又打了水漂。玩收藏,没有不打眼的时候,也没有不打眼的藏家。今天有些大行跟你说,我那没有假货,赝品,这话你也就听听,别当真。没有谁生下来就会鉴别古董,都是用时间和金钱砸出来的眼力。只是有的人可能砸了一辈子也没砸出个响来。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两个字:浮躁!

斗彩勾莲菊瓣尊

收藏,只要一沾上钱字,那就难得入门了!为什么呢?沾上钱字,你想着的首先就是回报。一想着这东西值多少多少,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请勿对号入座,只是闲聊而已)。哪里还有时间和兴趣仔细研究这玩意的真假和年代?心里想的只是我花了多少钱买的,千万不能亏了!越是这么想,东西那就越看越真,越看越可爱。

清雍正斗彩福禄赏瓶

清代雍正一朝,斗彩工艺高度发展,是继明成化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雍正斗彩在康熙斗彩的基础上,工艺更为精湛,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的搭配,均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雍正仿制成化斗彩噐十分成功,瓷业极为发达,民窑亦不例外,民窑斗彩烧造成就也很高,但较官窑相比仍有差距。雍正王朝的斗彩瓷器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地模仿、仿制成化的斗彩瓷器。这些仿古瓷器在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除个别品种外,都能与院藏的成化斗彩瓷器相对证。斗彩的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数量少,通观彩瓷的存世数量,它仅比珐琅彩多,所以斗彩瓷器倍显珍贵。

清雍清雍正斗彩龙纹小盘正

雍正一朝在位虽然只有短短的13年,陶瓷手工业的发展却在康熙的从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图案规整秀丽,工艺精益求精,制瓷技术达到了历史上的较高水平。此时的景德镇御密厂“每年要供御一万六七千件”,生产则要达‘二万五千件”之多。现藏于故宫的雍正斗彩,在距今近三百年的今天看来,造型规整、线条优美、釉色匀净、色彩灿烂,在陶瓷史上有若较高的地位。

1,纹饰

虽然都是宫廷御做,所绘图案都经过皇帝批准,画师都为宫廷御用画师。但是成化年间的斗彩,其绘画图案均为宫廷画师亲自创作,其线条生动流畅,笔法活泼。而雍正年间的珐琅彩图案,有很大一部分并非宫廷画家的“原创”,而是市面上其他精品画作经皇帝批准之后绘制于瓷器之上的,相比而言,虽然笔法依旧老练、准确,却缺乏了斗彩瓷器上团的自由之风,略显呆滞。雍正斗彩因多数为官窑器,故多用宫廷的规范纹饰,如常见的团龙、团凤、团花、团花寿字、缠枝花丼、花果纹(九桃纹)、“八蛮进宝”、暗八宝(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蝠鹿(福禄)等。

2.釉面

因时间久远,在釉上彩的四周,析出和游离出来微量元素而形成的几毫米宽度的七彩光芒。在瓷器上观察蛤蜊光,需要变换角度,迎光或者侧光,围绕在彩绘周围那像彩虹一般折射彩光。犹如,大家看河蚌壳的内侧,那样的光泽,也因此比喻称之为蛤蜊光。蛤蜊光必须是斗彩,粉彩和五彩等釉上彩。个人觉得打有玻璃白做底的粉彩更容易出现蛤蜊光。但并不是所有古代釉上彩都会生成蛤蜊光,如同析出类似火石红一样,并不是都会出现,但釉上彩瓷器有了蛤蜊光,就是鉴定的有力佐证。

3.雍正斗彩瓷器的器型

一部分器型是仿成化斗彩瓷的,有天字罐、鸡缸杯、马蹄杯等。另一类器型是雍正瓷流行的器型,如盘、碗、杯、碟、水盂、灯座、长方花盆、盖碗、夔足椭圆洗和各式瓶等。

斗彩花卉酒杯

4.落款

正官窑款,由专人负责书写,字体基本一致。雍正朝青花楷书款与篆书款同时并用,有六字款“大清雍正年制”、四字款“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双圈或方框,多见于官窑,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正”字的第一、四和五笔书写平正,这是雍正楷书官窑款的一个特点。书写规范、馆阁小楷、笔笔有力,清字上面一竖偏左、撇画中间顿笔。青花沉着吃釉。

5.底足

雍正朝青花和彩瓷方面的图案纹饰,更多的倾向于从压出着眼。器物底部的处理十分讲究,特别是官窑器的圈足部位,抚之有细腻润感,成滚圆的“泥鳅背”。颜色釉器的口沿一般都有一条清晰整齐的白边,既俗称的灯草边。

瓷器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切不可一叶障目,认假只用找出一点即可,辩真一定要面面俱到,其实一般人穷极一生,能看懂瓷器的一个窑口,或者明清瓷器的一个年代的,已经非常厉害了。行里说某某专家,他是玩清三代的,他是玩民国瓷的,他是玩永宣的。说的就是这么回事。一个普通爱好者要想入门,必须沉浸入古瓷的某个具体门类和品种里,专业收集和研究,假以时日,才能成为这个门类的行家里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916.html
------分隔线----------------------------